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确立的对外战略和政策主要有三点:一是对国际形势作出和平与发展的大判断;二是明确了中国外交从“一条线”向“全方位”发展;三是重新阐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外交政策调整旨在(     
A.为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B.发挥负责任大国担当
C.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主导解决国际性事务
2023-04-01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一。

——周正平、刘东凯《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中国领导人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的理念,认识到在国际市场上开发自身“比较优势”的重要性。东亚“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中国提供了效仿的榜样。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加强了与世界市场的交往和联系。

——摘编自郝雨凡《中国对外经济政策50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美国方面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80年代以来“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的原因。
3 .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2019-01-30更新 | 3426次组卷 | 76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其反映了(            )
A.中、美、苏、日四国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
B.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
C.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
D.远东太平洋地区经济区域化向纵深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1972—1985年中美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两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优势
B.改革开放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
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经贸往来
D.经贸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
2018-01-09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说:“尼克松和基辛格的政策来源于对全球局势的重新评估。与1945时只有两个超级大国的两极格局不同,如今兴起了其他的权力中心……在一次未经宣布的行动中,经过细致的秘密准备,曾经以反共为其政治生涯基础的尼克松采取了戏剧性的步骤。”据此判断,该步骤最有可能是
A.不再遏制苏联的扩张B.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C.前往北京会见毛泽东D.改善中美关系并建交
7 . 中国50年代联合苏联实行“一边倒”,60年代实行反帝反修两条线,70年代坚持“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90年代确立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新世纪则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拓展总体外交。外交战略调整的历程说明我国外交
A.以意识形态为转移
B.受到美苏两国支配
C.与时俱进灵活多变
D.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8 .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下列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遵循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B.有利于发挥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的优势
C.有助于建立起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D.借用“丝路”的历史符号,传播和平和大中华理念
9 . 新华社曾发表评论说: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材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A.改变了某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B.增强了第三世界反殖民主义力量
C.得益于亚非独立国家的大力推动D.使联合国成为了伸张正义的舞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