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回顾70年峥嵘岁月,中国外交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一是时代主题上,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关系……二是政治格局上,“从对抗格局的成员转变为基于和平与发展的全球伙伴”,编织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良好局面……五是世界方位上,从一开始被孤立封锁,到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自身成为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摘编自郑立樵《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外交演变历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新时期后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举措及原因。
2 . 近年来,中国开始通过承办世博会、世园会、冬奥会等诸多大型国际活动,让更广泛的受众认识了日新月异的中国,塑造一个和蔼可亲,有着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以及强大的现代工业和科技能力的国家形象。这一举措反映出
A.我国多样化的外交政策B.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形成
C.新时代大国外交的推进D.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2022-05-25更新 | 894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时,霸权主义阴云未散,恐怖主义悄然抬头,新旧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发起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合作、塑造稳定的地区环境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该组织的创立反映了21世纪初的中国
A.融入了"亚洲一体化"进程B.致力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C.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D.构建起新的国际政治秩序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72—1989年中美关系研究历史简表。

利益国家和评估核心
利益一
核心
利益二
核心
利益三
核心
利益四
美国国家安全经济繁荣价值观优越性全球利益
中国国家安全经济发展政治利益
评估一致:苏联的战略扩张对中美构成最大安全威胁一致:中国对美国开放使双方互利共赢意识形态兼容、领土主权(即台湾问题)部分存在分歧中美战略合作与美国维护全球地位具有兼容性

——据王浩《利益、认知、互动:中美关系演进的动因探析》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紧扣材料,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教授章百家认为:在新中国第一阶段的外交中,关于如何处理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关系,既可以看到主张和平共处的观点,也可以看到坚决同“帝、修、反”斗争的观点,其结果是,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取向日趋激进,直到70年代初发生戏剧性的转折。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外交基本方针得以改变B.中国外交政策开始走向成熟
C.国际格局已发生了根本变化D.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2021-09-27更新 | 1138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简表

1971中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拒绝承担维和行动的会费和人员支持,放弃在联合国安理会的相关投票。
1981中国在安理会第一次投票支持维和行动,并于1982年开始为维和行动支付摊款,但仍然没有提供人员支持,对安理会绝大部分决议投弃权票。
1989中国第—次参与维和行动,派出20名文职人员。
1990中国军队派遣5万名军事观察员,开启了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程。
1992第一次派遣成建制非作战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2010中国首次举办联合国维和高级培训。
2013中国军队首次派遣安全部队参与维和行动。
2015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并发表讲话。
2015中国军队首次成建制派遣步兵营赴海外执行维和任务。
2016中国成为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会费国。
2020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大出兵国。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军队参加维和行动30年》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政策演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意义。
7 .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A.中苏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019-09-27更新 | 24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8 . 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A.英法美
B.英美苏
C.中苏美
D.美中苏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10月6日,英国驻北平总领事覆函周恩来外长,提议先行建立非正式关系,以便促进两国贸易。为此,美国国务院指责英国言而无信,破坏西方团结。日内瓦会议后,中国的外交方针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转变到“必须走出去”,1954年6月,周恩来利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访问了印度和缅甸。毛泽东和周恩来同他们进行了多次会谈,阐明中国的和平立场和谋求同东南亚人民友好合作的愿望。毛泽东说:“我们现在需要几十年的和平,至少几十年的和平,以便开发国内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1955年中国政府参加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周恩来后来给中央的报告中所说:“我们按照中央的方案,求同存异,耐心说理,尽一切努力求得一致协议,因此博得了大多数与会国家的好感”

——据《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等人打破西方封建的决策历程》等整理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10 . 《人民日报》在1978年3月以一整版篇幅介绍了埃德加・斯诺的生平,突出强调了他对中国的深厚感情以及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并在篇末使用“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的结论。当时,《人民日报》此举的主要用意是
A.扭转国人旧有的美国印象
B.树立美国爱好和平的形象
C.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解冻
D.颂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