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使被非法剥夺了2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这绝非偶然。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独立并加入联合国,他们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视为自己的事。材料表明(       
A.中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布局B.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完全确立
C.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D.中国开始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2 . 20世纪70年代,在东盟走向中立化的前提下,中国也改变了对东盟的批评立场,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88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基本原则,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中国政府的这些主张旨在(     
A.参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B.为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C.支持东南亚反对霸权主义D.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3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外交布局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辉煌。其中,坚持以“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     
A.倡导发挥联合国的核心作用B.推动形成新型大国关系框架
C.深化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加深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
4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会议,重视发展同东盟的关系,创立上海合作组织,保持同欧盟的友好关系,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这表明我国
A.新时期以反霸维和为外交政策目标B.重视发展独立自主的多边外交关系
C.外交政策和外交理念不断走向成熟D.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活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总统时指出,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巨大的分歧,但这不应当妨碍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材料表明
A.中美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对立B.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中国外交开始突破“一边倒”D.中国奉行积极务实的外交方针
6 . 新中国成立以来,掀起了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图中第二次建交高峰(1972年)出现的原因

①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   ②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7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外交(     

时间

外交成果

1954年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印、缅三国发表联合声明,正式接受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彼此关系的准则

1956年

中、尼两国签署《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尼泊尔之间的通商和交通的协定》。该文件重申双方达成的“五项原则”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1972年

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双方愿意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

A.呈现出务实自信特点B.推动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建立
C.消除了意识形态差异D.缓和了美苏冷战对峙的格局
8 . 尼克松政府在外交上推行均势政策,例如“逐步结束越南战争,在海外驻军方面加强‘欧洲第一’的方针”、“缓和与苏联的关系”、“利用同中国接近来对付苏联”等。“均势政策”其背景
A.尼克松主义的推行B.苏联在争霸中处于劣势
C.欧洲联盟的建立D.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9 . 下列属于我国70年代外交成就的是
A.参加亚非会议B.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C.共建“一带一路”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0 . 下表所示是1965年美国约翰逊政府关于中国的提议(部分)这些提议(     
A.说明美国调整对华关系的紧迫性B.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符合双方利益
C.缘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D.促进了中美关系由对峙走向缓和
2022-01-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