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在其个人回忆录中记载:“4月7日,在日本参加世锦赛的美国乒乓球队接到了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访问邀请。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以实现。我们立即接受了邀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美两国希望改善关系B.美国放弃了遏制中国政策
C.中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D.尼克松决定立即来华访问
2022-03-2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阶段性联合测评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省级联考历史试题
2 . 有很多诗词可以用来描绘中日关系,如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反映两国友好往来;用“只一衣带水,便隔十重雾”记载惨痛的回忆。结合所学,下列中日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唐玄宗时期的“大化改新”大大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过程
B.1895年的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C.《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对侵华战争未表示其深刻的反省
D.共同出席美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21-09-28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京某中学百年校庆的展板里有这样的记载:“学校自恢复高考以来,已有400多名校友出国留学,其中在美国留学和工作的就达200余人。”留美人员众多的前提是
A.高考制度的恢复
B.招生制度的改革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义务教育的普及
2019-08-2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15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历史试题
4 . 《尼克松回忆录》记载“我知道,在1954年那次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现在)我走下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与此相关的史实是
A.日内瓦会议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万隆会议中美建交
C.万隆会议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日内瓦会议中美建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有记载:1969年4月林彪向“九大”作报告,不再用在此之前美国是中国头号大敌的说法,并形容苏联同样对中国有重大威胁。林还重申毛泽东在1965年的讲话——除非中国领土受到侵犯,也无意对外掀起战争。这表明中国(        )
A.试图调整自己的外交战略
B.全面改善中美关系
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开始构建新的国际战略同盟
6 . 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上海,全体市民如临大敌,政府规定不准上街,窗户只能开1/3,挥手时,手不能伸出窗外,只能微笑,因为他们是帝国主义分子,但又不能不笑,因为他们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国内环境对尼克松访华不利B.尼克松访问上海是非政府间的秘密活动
C.个人崇拜现象严重D.以上记载不是历史的真实反映
7 . 1971年,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材料表明( )
A.美国企图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B.美国企图继续阻止中国加入联合国
C.美国认识到第三世界国家已经控制了联合国D.美国继续准备武装干涉中国并继续控制台湾
8 . 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A.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美国欲提出“双重代表权”
B.二战结束时期,美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安排上的考虑
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
D.在联合国接纳中国的问题上,苏联与美国的外交策略斗争
9 . 浙江某重点中学百年校庆的刊物里有这样的记载:“我校自77年恢复高考以后,已有300多名校友出国留学,其中在美国留学、工作的就达183人。”造成那么多人在美国留学、工作,最直接得益于
A.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强B.招生制度的改革
C.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2016-11-18更新 | 7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10 . 一份美国文件记载:“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围绕这段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得到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B.美国试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
C.美国的意图在第26届联大会议上破产D.表明美国已经放弃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2016-11-18更新 | 8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