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要多少个师目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罗斯福
材料二: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亦适用于中国 ,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吴景平《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述评》
二战后杜鲁门政府一再延长《租借法隶》,采满足蒋介石的物质需要。自日本投降日至1946年10月31日。美国给国民党的租借物质已达七亿八千多万美元。
--王伟《论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援助》
注:《租借法案》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
材料三:(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英国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四 如图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幅封面漫画。
请回答:
(1)抗战期间和抗战结束后美国《租借法案》均对华适用,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国这么做的目的及对中国的影响。
(2)据材料三,指出尼克松的对华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去北京”取得的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美中关系的总体特征。
材料一 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如下图:
材料二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材料四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完成下列要求:
(1)请把材料一中A、B两处冷战措施补充完整。
(2)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70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
(3)材料三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概括该事件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4)据材料四指出世界“秩序”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外交上是如何应对“世界新秩序”的?
材料一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目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罗斯福
材料二 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亦适用于中国,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吴景平《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述评》
二战后杜鲁门政府一再延长《租借法案》,才满足蒋介石的物资需要。自日本投降日至 1946年10月31日.美国给国民党的租借物资已达七亿八千多万美元。
——王伟《论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援助(1945一1949)》
注:《租借法案》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
材料三 (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1960年11月4日)
材料四 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幅封面漫画:
To Peking for Peace
请回答:
(1)抗战期间和抗战结束后美国《租借法案》均对华适用,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国这么做的目的及对中国的影响
(2)据材料三,指出尼克松的对华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促使材料四漫画人物“去北京”的因素并概述“去北京”取得的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美中关系的总体特征。
材料一 有关中美关系的漫画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中国对美国和苏联贸易额的变化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表,说明中国与西方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贸易状况的不同,并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
某班同学围绕“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这一主题开展了分组探究活动。
第一组:解读漫画信息
(1)结合所学,漫画中的人物代表的国家分别是和。请概括漫画反映出的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特点。
第二组:分析历史数据
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GDP统计表(节录)(单位:万亿美元)
年份 国家/地区 | 1960年 | 1970年 | 1980年 |
美国 | 0.54 | 1.08 | 2.86 |
西欧 | 0.36 | 0.85 | 3.86 |
日本 | 0.04 | 0.21 | 1.09 |
(2)阅读上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呈现趋势,其中和的GDP增长较快。结合所学,分别归纳二者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第三组:制作学习卡片
(3)结合所学,将该组同学制作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卡片补充完整;请任选一张卡片,说明该时期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中发挥的作用。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皮影表演 | 图二:“黑吃黑”的巴黎和会 |
(1)为材料一中图一漫画写一句主题词。 图二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三:中印两国的谈判在今天……我们说过要在一九五三年开始这一谈判,现在实现了。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
——《周恩来选集》下卷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在材料三中周总理首次提出了什么原则?它的提出有何意义?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美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使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同样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3)根据材料四分析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的改善产生的影响。
材料五:1990年-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固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发展?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使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材料三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中国共产党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
——1960年尼克松发表的谈话
材料四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五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两幅漫画:
漫画一: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三国的反对。
漫画二:美国无视联合国的存在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3)20世纪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讲话前后美国采取了哪些“主动行动”与中国政府接触?
(4)请根据材料五的两幅漫画谈一谈你对当今世界局势的认识。
8 .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形象一:漫画中的晚清中国
(1)结合历史背景,图1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局势?图2做出“中国觉醒”判断的依据可能是什么?
形象二:新闻报道中的近代中国《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抗日战争(节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形象三:民意调查中的现代中国
美国盖洛普公司是全球最知名的民意调查机构,该机构民调统计结果为:
1961年,3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和平的首要威胁,认为中国人的特征为无知、好战、狡猾、奸诈。1972年,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民的主要特征逐渐转变为勤奋、聪慧、上进、诚实且带有艺术性。80年代,美国人对中国态度变得更加积极,1987年对中国持肯定赞赏评价的民众占65%。
(3)结合时代背景,对20世纪60、70、80年代美国的民调结果分别进行阐释。
材料一 漫画中的晚清中国。
材料二 新闻报道中的近代中国《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抗日战争(节选)
材料三 民意调查中的现代中国
美国盖洛普公司是全球最知名的民意调查机构,该机构民调统计结果为:
1961年,3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和平的首要威胁,认为中国人的特征为无知、好战、狡猾、奸诈。1972年,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民的主要特征逐渐转变为勤奋、聪慧、上进、诚实且带有艺术性。80年代,美国人对中国态度变得更加积极,1987年对中国持肯定赞赏评价的民众上升到65%。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法国漫画《在中国》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局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61年、1972年和80年代美国的民调结果分别进行阐释。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使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材料三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中国共产党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
——1960年尼克松发表的谈话
材料四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尼克松的讲话
(3)20世纪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讲话前后美国采取了哪些“主动行动”与中国政府接触?
材料五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两幅漫画:
漫画一: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三国的反对。
漫画二:美国无视联合国的存在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4)请根据材料五的两幅漫画谈一谈你对当今世界局势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