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前期,中国充满了文化宽容精神。“夷狄”入侵中国北方对外来影响开了大门;佛教既是中国与遥远地区进行密切文化联系的工具又是这种联系的动力;海陆两路的地区间贸易发展远远超过汉代时的情况;初唐帝国使中国直接与印度和西亚两大文明中心进行了接触。……与外国的接触带来了许多新的农作物和一些技术,例如茶叶从东南亚传入中国,起初是作药用和提神,到唐朝后期用途更为广泛,后来由中国向外传播,成为世界上最普遍的饮料。更多的技术进步出自中国自身。诸如瓷器、火药、手推车等。唐朝作为当时最大的帝国受到许多临近民族的极力效仿。不仅把它视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而且视为政治和文化的楷模。

——摘编自费正清、赖肖尔主编的《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经常办理对外交涉的部分官员开始意识到,对英、法、美等国,断不能“绳之藩属之礼”,主张“与其争虚名而无实效,不若略小节而就大谋”,道光皇帝采纳这些人的“权宜之计”,遂在朝廷设置办理各国通商事务的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深感“夷务”处理混乱不堪,加之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已成定局,于是萌生在京设一机构,统筹外交全局的想法。1861年l月,总理衙门在京设立,下设英、法、俄、美及海防五股。1901年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除了前期的胁迫通商,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史学月刊》等改编

材料三   在当今这样日趋开放、合作的时代,中国外交应善于将自身国情与世界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做到内外兼修,既要把有利的国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内条件,也要把有利的国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际条件。

——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对外交往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中国扩大对外交往的意义。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历史的发展,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仍很不平衡。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年)


(1)依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世界形成两极格局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是如何应对“二战”后出现的两极对峙格局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中国采取了哪些对策应对这一趋势?
2019-08-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16-2017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无可质疑地成为世界上最重要,也最引人注目的双边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阵营主要是苏联和中国。中国和苏联靠在一起,这个方针是正确的。……我们中国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如果站在苏联美国之间,看起来是很好的,独立了,其实是不会独立的。美国是靠不住的,他会给你一些东西,帝国主义怎么能给我们吃饱呢?不会给你吃饱的。

——毛泽东《同工商界人士的谈话》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八日

(1)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方针及主要依据。

材料二

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6032
1975年304156
1980年3,7551,059
1985年3,8553,840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第30章

(2)据材料二,指出中美贸易发展趋势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美国总统奥巴马再度把矛头对准中国贸易行为……他表示:“当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按规则行事时,我不会袖手旁观。”奥巴马政府已成立一个新的贸易执法部门,“它只有一个职责:调查中国等一些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中美贸易会有更多摩擦》(2012年5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

材料四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说:“虽然美国不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上持有立场,但美国承认钓鱼岛属于日本行政管辖范围,美国反对任何侵害日本行政管辖权的单边行为。”

——2013年1月19日凤凰网

(3)材料三、四反映美国对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策略?根本目的何在?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2017-05-0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省江安中学 高二历史必修学业水平测试考模拟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迭宕起伏,复杂多变,对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材料二从当今世界的情况看,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不安宁的因素,将会导致地区冲甚至引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

材料三2005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俄罗斯期间,两国元首正式宣布中俄互办国家年。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特点是参与层次高、活动规模大、涵盖范围广、社会影响深。目的是宣传中俄友好,增强政治互信,增进传统友谊,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扩大中俄友好的社会基础,推动中俄友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实现两国的共同繁荣,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

(2)根据材料二,归纳造成“国际形势迭宕起伏”的原因为哪些?

(3)结合所学史实,谈谈中俄的“传统友谊”。结合材料三,分析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积极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比较,雅尔塔体系有明显的进步。首先,雅尔塔体系表达了反法西斯联盟主要成员国的共同意志,并非狭隘的个别战胜国意图;其次,支撑雅尔塔体系的大国力量与战争中形成的实力相吻合,避免了由于力量和利益的不对称而导致机制失效。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雅尔塔体系刚刚付诸实践即被主导者引向对抗的轨道,战后国际秩序也由此进入长达四十余年的冷战格局。

——摘编自余伟民《事与愿违:战后初期美苏如何从合作走向对抗》

材料二   19717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在经历了90年代的巨大动荡和不断调整之后,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呈现出一幅历史的全新画面。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并不能单独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与冷战的结束几乎同步出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为依托的经济外交正在拆除各种围墙藩篱,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的“无国界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形成。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1)据材料一,作者认为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与一战后相比有何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秩序“被主导者引向对抗”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霸权地位意识变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当时美国“接近中国”的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由于美国当局迟迟不愿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等种种卑劣手段,致使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这期间,美国大放反华言论,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并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强占中国台湾,肆意破坏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人民被迫奋起还击,进行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

材料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政治影响的扩大,美国一些人士和广大人民要求政府改变对华政策的呼声愈来愈高。1972221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经过多次会谈,2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从而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定了基础。19781116日,华国锋总理和卡特总统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宣布两国政府自19791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从此,中美两国关系开始了一个新阶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顺义《略论战后中美关系的历史演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的对华行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相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综上,就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路透社动静9月24日电】(记者:杰弗里·莫里)通过田中角荣首相本周的中国之行,日本的外交将出现二十多年来不依从美国的对外政策的新时代。

……

田中先生的行动也表明了这样一点,特别是在同共产党打交道方面,日本将不再安于抄袭美国的对外政策。

尼克松总统今年二月的北京之行创了先例,带动了这种变化。现在,日本在战后第一次在外交舞台上的步伐超过了美国。

——1972年9月26日《参考消息》


(1)概括指出田中角荣“北京之行”使中日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概括指出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不再“依从”“抄袭”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因。
(3)概括指出中、美、日三国关系变化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的影响。
8 . 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使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材料三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中国共产党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

——1960年尼克松发表的谈话

材料四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五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两幅漫画:


漫画一: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三国的反对。


漫画二:美国无视联合国的存在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3)20世纪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讲话前后美国采取了哪些“主动行动”与中国政府接触?
(4)请根据材料五的两幅漫画谈一谈你对当今世界局势的认识。
2019-08-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9 . 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使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材料三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中国共产党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

——1960年尼克松发表的谈话

材料四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尼克松的讲话


(3)20世纪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讲话前后美国采取了哪些“主动行动”与中国政府接触?

材料五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两幅漫画:


漫画一: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三国的反对。


漫画二:美国无视联合国的存在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4)请根据材料五的两幅漫画谈一谈你对当今世界局势的认识。
2019-08-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最后一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1972年)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增长,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并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严重威胁中国安全;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的焦点及美国的承诺。
(2)据材料二,概括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