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70年代至 21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技术引进的演变

历史阶段技术来源国
16世纪眼镜技术意大利
17世纪机械表德国
1760年代—1930年代棉纺织、钢铁、船舶、军工西方各国
1950年代钢铁、矿冶、电力、内燃机苏联及东欧国家
1960年代冶金、化纤、化工设备日本和西欧
1970年代轧机、化肥、数据处理、采煤机等日本、美国、西欧
1980年代至今多种技术、多种设备、多种渠道全方位

——据姜辉《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与我国技术引进路径演变》整理


我国历史上技术引进的路径发生了多次变化,综合表格中的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3 . 东亚世界
检视东亚世界存在的历史,对于今天而言仍不乏诸多启示。
试以“历史上的东亚世界”为主题,叙述中国、朝鲜、日本关系演变的历程
2019-11-0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15年高三下期第三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4 . 大国外交往往与国际政治格局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20世纪40—70年代亚洲重要外交活动简表

时间活动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扶蒋反共,扶植日本,以遏制苏联。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边倒”的政策,与苏联建立同盟。日本追随美国,联合对抗苏中。印度在美苏间周旋,同时与美苏发展关系。
20世纪60年代印中关系日趋紧张,1962年发生边界冲突。美苏竞相向印度提供武器装备,扩大军事合作。中苏关系日趋恶化,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进入核国家行列。
20世纪70年代70年代初,苏联推行全面进攻战略,拉拢越南对抗美国,遏制中国。在印巴战争中支持印度,印度由此疏远美国。美国实力相对减弱,深陷越南战争泥潭。中美关系走向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上海公报》。日本在1968年成为西方阵营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70年代初,日本推行“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中日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据徐天新、沈志华《冷战前期的大国关系——美苏争霸与亚洲大国的外交取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外交政策发生的重大转变,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意义。
(2)据材料并结合20世纪50-70年代的世界史知识,围绕“冷战对亚洲政治格局的影响”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19-10-2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年高三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创刊于1923年的美国《时代周刊》,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自创刊始,每期选择当时有世界性影响的典型人物作为封面,并配以简短和富有特色的介绍。下表为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部分中国人的相关信息。

时间封面人物主题词介绍
1924年吴佩孚吴将军
中国的最强者
军事天才,精通文化、科学和文学;刻苦学习英文,说话柔和,手段强硬
1927年蒋介石蒋介石将军
在孙(Sun)陨落之后升起
征服者
1949年毛泽东民主统一毛泽东把中国划入了国际共产主义集团的版面,对西方而言,这是一件无法估计的灾难
1971年周恩来周恩来中国人来了

——据李辉《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等


美国《时代周刊》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但它遵选的封面人物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某些动向。从材料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时期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发生的当天晚上,毛泽东向苏联军事顾问团代理团长季山嘉建议反击,毛泽东建议动员在广州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密赴肇庆叶挺独立团驻地开会,通电讨蒋,削其兵权。但遭到拒绝。随后,陈独秀根据季山嘉的意见,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为由,采取了妥协政策,共产党员退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蒋介石完全控制了国民革命军的绝对主力第一军。

——茅盾:《回忆录》,《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3期。

材料二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毛泽东要求中国共产党采取坚决斗争的态度,但要求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就是斗而不破。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措施是政治上全面揭露蒋介石的阴谋,军事上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斗争和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表示“以后决无剿共的军事”。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实际上被打退了。

——王洪光《蒋介石搬石头砸自己脚:皖南事变让毛泽东反守为攻》


回答:
毛泽东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指出:“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请结合对材料中事例的理解评析毛泽东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必须最少另用一件材料以外的史事进行说明。)

2019-10-1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7 . 论述题

材料:中美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大国,中美关系影响着全世界的发展。目前中国对全球经济贡献率超过50%,美国仍然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

中美关系是当前世界主要的大国关系之一。回顾中美关系的发展历史,可谓一波三折。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造福了两国人民,这是两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两国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心血,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呵护。但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事实表明,中美两个大国,“和则共荣,斗则俱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结合史实,论证材料中作者观点的合理性。(要求:提炼作者观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9-06-04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平潭县新世纪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正式生)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另起炉灶”《论十大关系》人民公社化革命委员会“乒乓外交”
恢复高考“南方谈话”政企职责分开依法治国上海自贸区

从表格中选出两个关键词,再加上一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相关史实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2019-03-29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冲刺六历史试卷
9 . 美国和中国是当今世界两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中美关系对世界影响巨大。阅读并回答。

材料一   2018年3月9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关税法令,决定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2措施)“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中美贸易战正式开始。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企业7年内不得向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中兴通讯销售元器件。

7月6日,美国对第一轮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正式征收25%的关税。

7月16日,美国将中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指称中国政府针对美钢铝232措施实施的应对措施不符合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

材料二   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

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旨在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国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政策立场,推动问题合理解决。


请根据材料和所学发表对此次中美贸易战的评述。(要求表述成文,从背景、目的、走向及理由等方面进行评述)
2019·全国·高考模拟
10 . 阅读下列图片:


分别结合四幅图片反映的事件发生时的世界形势,写一篇中日关系的小论文。要求:准确反映每幅图片情景发生时的世界形势、主要经过和影响,并谈谈对中日关系发展的看法。
2019-02-17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检测(五)-2018-2019版历史创新设计课堂讲义同步系列(人民版必修1)(通用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