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0年代中国与一些国家的贸易情况(单位:百万美金)

中国出口1970年1975年1976年1977年1978年
美国0158202203325
日本2551459130614731760
西欧3027028278751305
中国进口1970年1975年1976年1977年1978年
美国0334149188850
西欧5291635150610401910

——据邓峥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经贸关系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信息,指出其所反映的史实,并对该史实予以评析。(要求:信息概括准确,史实正确,评析须有理论依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以和为贵,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之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中华文明的底线。无论强大还是弱小,无论先进还是落后,中华民族从来都致力于提升自己,帮助他人。漫漫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无不向世界证明了这一点。秉承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理念就是新时期以和为贵精神的具体表现。尊重对方,求同存异,不以个人或者个别国家标准为唯一尺度,不搞双重标准,这是60多年来中国外交实践给予世界的重要制度创新。

--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3月第920期)


评析材料关于中国古代或现代外交的观点(肯定、否定或辩证地看均可),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0-04-01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0届高三3月综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威胁论”是在1990年左右出笼的,这种论调曾一度在美、日和东南亚地区甚嚣。

2019年国庆阅兵,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军事和国防实力,因此,很多国家又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论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经济威胁论”。这种观点的核心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经济将对世界经济构成威胁.(2)“中国军事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以后,军事实力必然增强,从而会走上军事扩张之路。(3)“中国文明与意识形态威胁论”。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将对西方构成威胁。(4)其他威胁论,例如,认为中国在粮食方面会对世界构成威胁。

——360网


请你评析材料中“中国军事威胁论"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一战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
材料一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二   人们总喜欢用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来称谓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世界格局。但这往往导致人们忽视这三种格局之间的复杂关系,把三者关系简单化……其实,所谓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三个周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是什么?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第三个周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是……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