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对中国的六次重大战略误判。

第一次误判国民党能赢得中国
第二次误判中国人不敢出兵朝鲜
第三次误判苏联解体,下一个垮台的是中国
第四次误判“市场化”必然使中国“自由化”
第五次误判中国将在“崛起”中“崩溃”
第六次误判中美关系是“第二场冷战”

——摘编自刘明福《决策与信息——美国对华决策的六次误判》


根据材料,任选美国对华决策的一次误判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合理.论证有力,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下表反映了尼克松对华态度的变化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表中信息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1960年1971年
尼克松在公开场合的讲话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必须与这个人口占全球四分之一的大国和睦相处

A.美国外交原则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B.两极格局出现松动迹象
C.国内外局势迫使美国政策发生改变D.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主因
2021-08-23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统计。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时间与新中国建交国家
1970年之前共44个
1970年共49个
1971年共64个
1972年共82个

A.国际影响力提高B.经济发展迅速
C.与邻国联系加强D.侧重反霸维和
4 . 下表为不同时间段《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对比统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0%2%14%
消极报道95%87%24%
中性报道5%11%62%

①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
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源于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
③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影响着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语态变化
④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反映出新时期我国
时间外交工作
1996年5月江泽民主席访问非洲六国时郑重宣布: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各国间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国家关系。
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与江泽民主席签署了《中法联合声明》,宣布中法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2年3月江泽民主席强调,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南,我们提出更高的合作愿望,就是要求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
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强调发展中美关系是维护两国和两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需要,也是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的需要。因此,中美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而且应该是“建设性合作者”。

A.积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践行“求同存异”原则
C.大力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D.坚持“一大片”的方针
6 . 1967~1970年联合国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权问题的大会决议情况表,下表反映出
届别/时间第二十二届第二十三届第二十四届第二十五届
1967.11.281968.11.191969.11.111970.11.20
赞成票69737166
反对票48474852
弃权票5649
A.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有所提升B.资本主义阵营对华政策有分歧
C.美国对华冷战政策宣告破产D.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阻力减少
7 . 下表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表(部分),据此可知,习近平外交思想
时间事件外交谈话提要
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017年金砖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国之交在民相亲”“以和为贵,协和万邦”
2018年博鳌论坛“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A.倾向于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
B.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倾向于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
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合作共赢
8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据此可知我国外交
时期外交理念
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重大发展,"冰释前嫌”
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
20世纪90年代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
21世纪初“和谐世界"
2012年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政策不受意识形态干扰B.目的在于维护世界和平
C.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D.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