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各大洲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统计表》(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网站)。理解表格中的信息,下列正确的是
时间地区1950—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总计
亚洲12110326
非洲51323344
欧洲6114021
美洲0113620
大洋洲00527
总计23166514118

A.1950—1959年外交成就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
B.1960—1969年非洲建交国增多得益于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C.1970—1979年建交国家数量增加得益于中美关系的改善
D.1980—1989年建交国家增加表明我国推动了不结盟运动
2 . 下表反映的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关于美国相关报道的文章数量统计情况(单位:篇)。表中数据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不同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1960年第一季度

1975年第一季度

1985年第一季度

积极报道

0

2

51

消极报道

323

81

88

中性报道

16

10

224


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A.不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支配B.主要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
C.体现了很强的时代性和务实性D.不受任何国际形势的干扰
3 . 下表所示为2019年我国主要领导同志所参加的部分外交活动。由此可知,新时代我国外交(       

时间

外交活动

3月

李克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

4月

李克强出席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6月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

6月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

11月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

11月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

12月

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成都举行,李克强出席


A.积极践行多边机制B.重视睦邻友好关系
C.遵循和平共处理念D.具有南北协调合作
2022-06-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平顶山市、汝州市、漯河市2021-2022学年高二6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4 . 根据下表,符合1970-1979年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1949-197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分阶段统计表

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小计
1949-195914513032
1959-19691141117
1969-19791222151362
A.中国对外关系出现新局面B.“求同存异”外交方针正式提出
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D.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外交(     

时间

外交成果

1954年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印、缅三国发表联合声明,正式接受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彼此关系的准则

1956年

中、尼两国签署《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尼泊尔之间的通商和交通的协定》。该文件重申双方达成的“五项原则”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1972年

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双方愿意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

A.呈现出务实自信特点B.推动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建立
C.消除了意识形态差异D.缓和了美苏冷战对峙的格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前期,英国首相希思对英国的大西洋联盟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他试图以英美“天然关系”取代英美“特殊关系”,以利英国加入欧共体,并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欧共体发展为独立实体,通过建构平衡的欧美关系令英国“两头受益”。由于这一时期美欧关系日趋紧张以及美国对维护其联盟霸主地位的坚定决心和尼克松一基辛格外交管理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等原因,希思虽成功引领英国加入欧共体,却在两次“尼克松冲击波”“欧洲年”与中东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上与美国发生冲突。受困于对美国的全方位依赖,希思最终不得不进行战略撤退,英美“特殊关系”得以再度复兴。“天然关系”是一种极具灵活性与弹性色彩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它反映出一个中等强国振兴国家的强烈愿望与努力。

——摘编自梁军《爱德华·希思对大西洋联盟政策的调整与英美关系重构》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战略呈现出“不变”与“变”的交织,下表列举了中国外交战略演变的四个阶段。

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中国的外交战略
阶段目标表现
美苏争锋,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联苏反美“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新兴力量崛起,多极化趋势显现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反苏反美“两个拳头打人(反美反苏)”
新兴力量发展,多极化趋势加强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联美遏苏“一条线(从美国到日本等国),一大片(线外国家)”
两极格局结束,“一超多强”局面形成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奉行不结盟政策、全面对外开放等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英美关系的变化,并简评英国构建英美“天然关系”的努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代中国外交战略的“不变”与“变”,并说明“变”的主要依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尼克松在咨文中说了一大堆玩弄词藻的空话,但他仍然无法掩盖美帝国主义危机重重、日益没落的处境。同时,这两个咨文表明,美帝国主义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还要继续进行挣扎,对内加强反动统治,对外坚持侵略扩张,企图扭转内外交困的局面。

——1972130日人民日报社论

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一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

——19722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苏修先生们,你们在全世界干尽了横行霸道的勾当,充分暴露了你们超级大国的丑恶面目。……老实告诉你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既然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我们就要坚决同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人们站在一起,同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你们想在联合国干坏事而不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对,那完全是痴心妄想。

——1972828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下表记录了二战结束后的10年来,美国对中国的6次重大战略误判


第一次误判共产党和国民党,谁能赢得中国?
第二次误判中国人敢出兵朝鲜吗?
第三次误判苏联解体,下一个垮台的是中国
第四次误判“市场化”必然使中国“自由化”
第五次误判中国将在“崛起”中“崩溃”
第六次误判中美关系是“第二场冷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此时外交的基本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阶段中国外交政策呈现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从美国角度分析导致其六次战略误判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使美国第三次战略判断成为误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