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经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外交必须坚持传统价值人与人的交往,国与国的交往,谁都不喜欢对方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更好体现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外交的胸怀和气度,给国际关系带来新风范、注入正能量。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3日

材料二  “中国梦外交”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战线上的体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线的指导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国内实力增强、政治文化进步的成果,是引领当下和未来中国走向世界的智慧。它开创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格局,中国外交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伴舞向领舞跨进。

——刘德林《“中国梦外交”的格局与智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坚持传统价值”、“崇尚和谐”而提出的外交原则,并概述在该原则指导下,新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及其贡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梦外交”在十八大后“向领舞跨进”的具体表现。谈谈综合国力与外交间的关系。
2 .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2月31日发表了题为《共同谱写和平、发展、合作的新篇章》的新年贺闽,指出“合作”也是时代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春,让·莫内在阿尔卑斯山区步行,集中静思欧洲的前途: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莫内迅速返回巴黎,与助手立即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1951年,法、德等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协议。尽管协议与莫内的草案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亚洲启示》

材料二: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中国代表团是要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宣传个人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存在……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就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演说

材料三:2006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闭幕,中非宣布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人民网》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 “坚冰”突破后,欧洲的合作是怎样—步步深化的?
(2)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理解“同”和“异”?
(3)中国与非洲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意义有哪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1960年《人民日报》中“一边倒”的使用频率:“一边倒”在1949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到了1951年和1952年,这一词汇的使用频率不断下降,到60年代,该词汇数量上下降到个位数,甚至为零。
材料二   新中国外交的三次高潮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高潮出现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70年代中国外交高潮的表现。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

4 .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息息相关。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

1971年1978年1980年1981年1984年1988年
中国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中的席位得到恢复。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权得到恢复,同时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合法代表权。中国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上当选为人权委员会成员。中国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材料三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据此,新中国采取了怎么样的外交策略?

(2)材料二反映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的要作用。中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据材料三,“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哪一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合作时代”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目前是否具备?为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