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不管国际风云变幻万千,国际力量格局组合多变,中国外交总是以其‘不变’来应对外部环境之‘多变’。靠这根神针,我们成功处理了和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等等方方面面的关系。”这里所指我国外交上的“定海神针”是指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结伴而不结盟的方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人一直都认为其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合理的,因而当一种与其制度、文化、价值观相异的共产主义产生时,它便毫不犹豫地视其为邪恶的异端,并坚决地压制它、打击它、破坏它。等到冷战开始后,这种思想方式就演变成冷战思维,这种思维直到目前仍不时地影响中美之间的关系。……甚至到今天,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都认为美国对维护世界其它地区的“民主、自由、人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余峰 黄华莉《文化因素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材料二   2003年12 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美国九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晚宴上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美关系新篇章”的演讲:纵观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来中美关系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三个重要结论。第一个结论: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从1949年到1971年,中美敌对23年,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从1972年到现在,中美交往32年,尽管有曲折,但双方都从合作中获得了巨大好处。1972年发表上海公报时,两国贸易几乎为零,现在,两国贸易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第二个结论:中美两国有合作的基础和共同的利益。这首先表现在中美经贸合作的互利和双赢上。……

——摘编自人民网《温家宝:共同谱写中美关系新篇章》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2)试从国际格局变化的角度,分析二战后中美关系敌对的原因。
2021-02-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主要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
A.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B.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奉行“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
B.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范围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2016-11-27更新 | 35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许昌市四校高一上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