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60年,中共中央确定了“努力主动地在外交上开创新的局面”的方针。1963年到1964年,周恩来总理出访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等非洲十国,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尊重受援国主权,增进了中非友谊和互信,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据此可知,当时中国的外交
A.具有较为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B.重视发展与不结盟国家的关系
C.为打破外交困局进行政策调整D.致力于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 .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北京会见缅甸总理吴努时说:“我们在华侨中不组织共产党,已有的支部已经解散。”1955年,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签订条约,宣布取消华侨的“双重国籍”,让他们在两国国籍中选择一个,甚至主动劝说他们放弃中国国籍。这些做法
A.贯彻了“一边倒”的方针政策B.适应了国内经济建设开展的需要
C.秉持“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D.加剧了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升级
2020-02-04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1949一1965)》指出,“中国的威望和影响稳定提高,而且有些时候,中国似乎正以世界新兴独立国家的斗士的面目出现”。这主要是因为新中国(  )
A.积极支持并参加不结盟运动B.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影响
C.实行“一边倒”和“另起炉灶”D.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了恢复
4 . 新中国对外举措“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天地”。这一举措的内涵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不结盟和不称霸政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
A.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D.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
6 . 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还有一个国际上前所未有的新创举,即同外国“半建交”或称“建立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代办”这个称谓和机构在国际上都没有先例。“半外交关系”也属一种正式的外交关系,只是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有待最后完成正式建交。这项创举在我国建国之初有助于(  )
A.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B.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D.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7 . “缔约国双方同意……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其主要背景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D.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