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 三大外交政策。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一再强调,新中国是一个充分享有独立、自由的主权国 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它与任何国家的关系必须以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领土主权 为基础。为此,中国坚决要求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拒绝承 认国民党政府与外国的外交关系。

——摘编自于化民《“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在外交上突出表现为参与国际机制。在 这一过程中,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主权平等原则,根据国情自主决定参与融入的领域和速度,始终反对任何国际组织或国家利用国际机制干预中国内政,也反对干涉其他国家内政。 如中国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秉持着“开展维和行动需要当事国或当事方的同意”的原则。 中国政府基于一个中国的原则,根据有关国际组织的性质、章程和实际情况,以所能同意和 接受的方式对台湾的加入问题做出安排,坚决反对一些国家提出的台湾当局加入联合国的 图谋。中国不参加任何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双边或多边国际组织,中国参与与推动形成的 国际机制都属开放、不针对第三方的。中国通过拓宽多边外交,加入国际组织,促使中国经 济和社会得以高速发展,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摘编自张清敏《冷战后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特点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参与国际机制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建国之初的50.60年代,中国的国力有限,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恶劣,中国难以全面融入国际社会。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拉,越来越多地加入一些国际组织和参加国际会议,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的外交活动旁观多于实际参与。80年代以后,中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积极调整对外战略,中国的外交才真正进入活跃时期。

——摘编自郑启荣、孙洁琬《论世纪之交的中国多边外交》

材料二2015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之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密集对外出访,以下是主席的外交行程单:

4月,首访巴基斯坦,赴印尼出席亚非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峰会。

5月,赴俄罗斯出席阅兵式,出访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

7月,赴俄罗斯乌法出席金砖峰会和上合峰会

9月,访美,到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

10月,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11月,出访越南和新加坡,赴上耳其出席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赴菲律宾出席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赴巴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12月,出访非洲。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表示,习近平今年的外交路线,在几个层面上比较清晰。一是“发展中国家”,习主席的首访选择巴塞斯坦,收尾则选择非洲,这一头一尾都很有特点;二是“周边外交”,习主席访问越南、新加坡,这些共同构成了周边外交;三是“大国外交”,习主席出访美国、英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也在增进;四是“多边外交”,今年的外交在发展中、周边、大国、包括多边外交等方面,都在“齐头并进”。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外交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时期中国特色外交的特点。

2018-02-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