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1954年完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采纳;1997年“东盟共识”的发表启动了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程;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明确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凝聚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这些思想的提出
A.为世界各国外交与合作提供了中国智慧B.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和困境
C.表明我国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D.旨在缓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2 . 1973年,面对新的形势,毛泽东提出从日本到欧洲到美国的“一条线”战略,团结“一条线”周围的国家和地区。“一条线”战略表明中国
A.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B.与美国正式建交
C.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D.支持不结盟运动
3 . 下表中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选项历史史实历史解释
“另起炉灶”外交方针的制定断绝与西方国家一切经济文化联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完全消除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A.①B.②C.③D.④
4 . 新中国的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
B.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
D.2005年因私护照数量大量增加,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21-12-03更新 | 566次组卷 | 3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小班加试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据统计,1956年有5400名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出访了49个国家,这些访问者或者以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和技术人员的身份,或者作为各种各样的半官方组织的代表,单个或结伴出访。这些出国访问活动
A.打破了美国对华经济的封锁B.拓展了中国对外交流的空间
C.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缓和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6 .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理念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获得重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的外交理念体现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20世纪90年代形成新安全观;21世纪初的理念是“和谐世界”;2012年以来的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据此可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
A.外交政策体现意识形态色彩B.外交逐渐丧失自身的独立性
C.外交政策赢得国际广泛赞誉D.外交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7 .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第二年,他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这一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该材料反映的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不结盟运动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求同存异”方针
8 . 在亚非会议期间,中国接受了会议参加国的一些合理建议,及时表达了中国愿与美国改善关系及缓和亚洲紧张局势的愿望,使更多的亚洲国家了解了中国的外交政策。这体现出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B.“不结盟”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对外开放
9 . 新中国建立后,帝国主义仍幻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想钻进来”。为了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毛泽东提出了
A.“求同存异”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边倒”
10 . 1950年初,丹麦、芬兰、瑞典和瑞士相继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谈判,他们断绝与蒋介石集团的外交关系。于是,我国相继与该四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体现了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求同存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