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1949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外交工作的指示,着重指出:我们不承认帝国主义国家现在派在中国的代表为正式的外交人员,以在外交上处于主动地位,不受过去任何屈辱的外交传统所束缚。这一指示所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求同存异”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之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一方面是晚清王朝死守“闭关锁国”政策的恶果,另一方面也迫使中国由“朝贡体系”向“条约体系”转变,中国外交体制开始了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近代中国逐渐调整、变通、改革传统外交观念,接受、适应与运用西欧国际观的历史变迁过程。在这一转变中,一方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加深,民族危机愈发严重;另一方面,随着“朝贡体系”瓦解,清政府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逐渐频繁,对外认识也愈发加深,外交观念亦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外交政策更加务实,乃至出现了专职的外交机构,这一切都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

——摘编自王琦 李翔《晚清中国外交体制变化发展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里,为应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威胁,中国政府及时宣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通过与苏联的结盟和争取广大“中间地带”来维护新中国政权的政治安全,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建交过程中把“一个中国”原则作为基本前提和国际合作的政治基础。1979年以来,中国外交任务转变为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关系。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由之前的侧重政治上的互利变为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维护国际利益的前提和首要任务。为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确定了“大融入”的战略取向,把“入关”和“入世”作为最重要的外交任务之一。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中国外交开始注重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全球治理平衡相结合。

——摘编自郭树勇《试论70年来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外交由“朝贡体系”向“条约体系”转变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与1979年以来外交重点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9年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产生的重要作用。
3 . 下表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建交国家数量表。针对这一现状,当时新中国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年份(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个)
194910
19509
19511
19520
19530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致力于发展全方位外交
C.彻底放弃“一边倒”的方针D.积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4 . “一边倒”战略是新中国在当时的国际局势下,根据自己的认识判断和国家利益作出的政治决策,绝不是为了防止成为美国的殖民地而甘做苏联的附庸国。这表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A.取消了西方在华的特权B.坚持了独立自主原则
C.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差异D.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支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的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
B.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
D.2005年因私护照数量大量增加,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21-12-03更新 | 566次组卷 | 3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小班加试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1956年有5400名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出访了49个国家,这些访问者或者以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和技术人员的身份,或者作为各种各样的半官方组织的代表,单个或结伴出访。这些出国访问活动
A.打破了美国对华经济的封锁B.拓展了中国对外交流的空间
C.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缓和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7 .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理念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获得重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的外交理念体现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20世纪90年代形成新安全观;21世纪初的理念是“和谐世界”;2012年以来的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据此可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
A.外交政策体现意识形态色彩B.外交逐渐丧失自身的独立性
C.外交政策赢得国际广泛赞誉D.外交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8 .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第二年,他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这一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该材料反映的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不结盟运动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求同存异”方针
9 . 1950年初,丹麦、芬兰、瑞典和瑞士相继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谈判,他们断绝与蒋介石集团的外交关系。于是,我国相继与该四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体现了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求同存异”
10 . 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废除、修改、重订。这体现的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1-05-26更新 | 491次组卷 | 8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