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欢化,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19405月,枣宜会战爆发,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亲自率部渡河作战,与日军奋战九昼夜,在追击中陷入重围,身负重伤,仍坚持作战,最终壮烈殉国,年仅49岁。在牺牲前的最后日子里,张自忠没有给家人留下只言片语,却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材料三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5周年华诞。某班研究性学习活动布置纪念展览,以下是他们准备的部分展览资料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文化蕴涵的时代精神及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并概括指出“抗战家书”体现的民族精神。
(3)结合材料三的展览资料,从表中选择两项相互关联的史实,提炼出一个展览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史实。
2021-02-09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八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毛泽东的治国理念中,对外开放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且开放只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一边倒”的开放,一旦国家间关系出现变化时,就马上进行封闭和收缩。中苏关系破裂时,中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局面就消失了。在“文革”期间,毛泽东甚至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名,把一切对外开放的交流活动都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划上等号,一度完全停止对外技术引进和资金交流。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

——摘编自卢昌军《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二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访活动一览表

时间国家和地区会议活动
2015年4月20日至24日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赴印度尼西亚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2015年5月7日至12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习近平出席俄罗斯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
2015年7月8日至10日俄罗斯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
2015年9月22日至28日美国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