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1949年4月,周恩来说:“对于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它了解中国是不可欺的。……即使对于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依赖之心。”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外交立场是(     
A.“一边倒”B.和平共处C.独立自主D.求同存异
2 . 如表所示是1967~1969年关于中国外交的部分记载。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当时(     
11967年,竞选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说,“从长远来看,我们简直经不起永远让中国留在国际大家庭之外”
21968年11月25日,经毛泽东批准,中方通知美方,同意恢复已中断的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
31969年1月,毛泽东指示中国官方报纸转载了尼克松的就职演说,周恩来多次指示有关部门研究美国的政策动向
A.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了世界格局
B.中美两国的矛盾基本消除
C.中国已突破西方国家的孤立与封锁
D.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诉求
3 . 周恩来在《新中国的外交》中指出:“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能学他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采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是(  )
A.继承发展B.融入世界C.独立自主D.争取外援
4 . 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倡议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是
A.互不干涉内政原则B.独立自主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合作共赢原则
2022-03-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

--摘编自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分析其重要影响。
2022-01-14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废除、修改、重订。这体现的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1-05-26更新 | 491次组卷 | 8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清北班培优卷I历史试题
7 . 毛泽东在1949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现在他们(指美、英、法等国)没有合法地位,不必忙于要帝国主义承认。我们是要打倒它,不是承认它,将来要通商,可考虑,但亦不忙,忙的是同苏联及民主国家通商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外交政策的成熟B.新中国将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新中国外交将排除西方国家D.新中国担心不被社会主义国家承认
2021-01-2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4年中缅印三国倡导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该原则最初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与支持,但目前已经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该原则对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益经验是
A.通过双边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B.消除掉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
C.重视强化已有的地缘性区域关系D.努力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
9 .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什么外交方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方针制定的出发点。

材料二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2)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此原则下,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

材料三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政府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其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这个战略的核心……

材料四   



(3)材料三中“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是指什么?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新时期外交有所作为的表现?
(4)从材料一到材料四中国外交思维逐渐发生了变化,其变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制定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8号文件,决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

       ——摘编自《中关关系史1949—1972》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了怎样的对华政策?当时由中国政府倡导并日益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关关系打开新的一页是从共和党开始的,那是尼克松先生、基辛格先生执政的时候。”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推动“中美关系打开新的一页”的重大历史事件。由此,中国外交出现了怎样的新局面?   

材料三:关于“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种是:“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结构性”变化?在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2020-04-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