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9 道试题
1 . 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其意在强调(     
A.加强对外经济交流B.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重要性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推动与西方建立广泛的外交关系
2 . 1958年9月,毛泽东会见巴西记者时指出,“只要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我们一律欢迎。不建立外交关系,做生意也好。不做生意,一般往来也好”。他意在强调中国     
A.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的原则
C.愿与拉美国家直接建交D.重视对外交往和经济交流
3 . 1950年,周恩来说:“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大门的钥匙。”刘少奇说:“从今以后,中国工业就不致受到帝国主义的廉价商品的竞争,中国的原料将首先供给自己工业的需要。这就扫除了一百年来使中国工业不能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这说明,当时中共(     
A.明确了工业是经济建设的重点B.坚持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C.坚定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认识到主动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4 . 周恩来在《195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家。我们进行着和平的劳动,我们要求一个和平的环境,一个和平的世界。”为此,我国(     
A.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着力寻求同西方欧美国家建交
C.努力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D.开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毛泽东在接见印度、缅甸、印尼等国领导人时表示:中国方面对华侨的教育工作主要表现在要求华侨遵守居留国的法律,不要参加居留国国内的非法活动,要搞好同居留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中国不会输出革命。这反映了新中国(     
A.高度重视海外华侨工作B.注重发展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C.倡导不干涉别国的内政D.重视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2023-05-26更新 | 475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不同时期它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

外交战略

内容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

“结盟外交”

与苏联结盟反对美国;与第三世界结盟反对美苏。

20世纪80、90年代

“不结盟外交”

不结盟、不孤立、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

21世纪以来

“共同发展”外交

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积极参与世界事务,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

——摘编自甘儒新、刘益梅《论建国以来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思想的发展变化》

根据材料中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7 . 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A.独立自主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求同存异D.全方位外交
2023-03-0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建交;70年代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与美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这反映出新中国(     
A.外交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B.开展了全方位外交
C.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9 . 关税主权是国家主权之一,关税主权在近代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关之设,自五口通商始。”《江宁条约》第十条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后清政府又与美、法两国签订了《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则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道光二十六年,松江太仓一带“洋布盛行,价当梭布,而宽则三倍。是以布市削减,而皆不偿本。商贾不行,生计路绌。”

——摘编自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

材料二为巩固政权和扩大财政收入,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一系列以收回关税主权为中心的改订新约、整顿海关行政的对外活动。但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政策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阐明:“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这些都是我们进入大城市的时候所必须首先采取的步骤。”

——摘自滕淑娜、李明慧《近代中国关税主权变迁探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西方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强化关税协定的重要特权,分析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南京国民政府为“收回关税主权”的对外活动并指出其局限性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外交方针和税法层面的相关举措。
2023-02-1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许多舆论质疑,中国重视讲述中国故事。如对鞍钢故事的报道,使鞍钢建设成为全国建设的缩影,为全世界所关注;通过援建坦桑尼亚一赞比亚铁路展示中国建设成就等。这些中国故事最深远的影响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舆论封锁B.确立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C.发挥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D.鼓舞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