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1949年6月,毛泽东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1964年7月,毛泽东提出“第二中间地带”理论,即整个西欧、大洋洲、北美的加拿大和亚洲的日本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对美国是不满意”的重要力量。这一变化说明(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以苏联为主的外交政策
C.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2023-01-21更新 | 435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届高中毕业班考前定位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所共知,50年代,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持批评态度,认为“中立是一种幌子”,尽管如此,中国的对外政策实际上却有很多重要的内容与不结盟政策所倡导的是一致的,比如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和平共处,比如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第三世界的奴役,反对军事条约的存在等。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时,中国与这一运动的重要发起者印度和南斯拉夫的关系处于僵持状态,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中国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相反,中国对不结盟运动反帝、反殖的总政策,予以了高度评价和积极支持。

——摘编自刘中民《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外交战略六十年》

材料二   到了8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新形势,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所以,中国才关注不结盟运动的成功经验并采取尼赫鲁倡导的不结盟这种比较务实的外交政策。中国改革开放不结盟外交与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关系,基本可以认定不结盟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是服务于独立自主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张竹云《关于我国不结盟外交政策战略问题研究》

材料三   不结盟运动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反对富国剥削穷国,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军备竞赛,要求建立新的、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维护世界和平,揭示国际经济旧秩序维护国际垄断资本全球剥削的实质,对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尹承德《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不结盟运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在不同时期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简要说明其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冷战时期的不结盟运动的本质和斗争特点。
2023-01-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50年初《中苏条约》的签约动议完全由中方所提,内容也违背苏方初衷。在对朝出兵问题上,苏联一再出尔反尔,最后仅限于声援,但中国义无反顾制定了参战决策并取得战争的胜利。这表明我国(     
A.迎来建国后第一次建交高潮B.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贯彻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推进对话不对抗的外交新路
2022-12-25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三) 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4 .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阶段及阶段主题时间外交大事件
一、近代外交的形成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与周边国家大多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即“宗藩”关系。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对外交涉事宜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
1844清政府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管理对外交涉事件。
1861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构造了近代外交机构的雏形。
1877清政府在英国设立使馆,郭嵩焘就任驻英国大使,迈出了创建使领制度和近代中国向外遣使的第一步。
1901依《辛丑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民国初年政府按照西方模式对外交机构进行改革。外交机构近代化的使命完成。
二、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民族独立1919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1949新中国成立,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始
终奉行①____政策。
三、艰难走出闭关自守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1953 
1954 
1955 
外交关系的突破1969中苏珍宝岛之战。
1971 
1972 
四、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978改革开放
1984邓小平提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1989中苏关系正常化
五、全方位的大国外交2005胡锦涛参加亚非峰会,主张建立和谐世界。
2012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据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阶段中国外交的变化。
(2)根据所学知识,补充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阶段中国外交的重要成果。
2022-11-1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6年,在苏联与波兰、匈牙利产生矛盾后,中国代表团坦率向苏联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必须承认独立平等的原则,苏联于当年10月发表了有关宣言,采纳了中国关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应该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见。这表明(     
A.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政策B.中苏在不结盟基础上发展关系
C.苏联的国际地位走向了衰落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

6 . 史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史料二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

[史料运用]


(1)从史料一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史料二与史料一的精神是否矛盾?说出你的理由。
2022-10-0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2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7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过程
①首次提出:_______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_______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赞同,并写入两国的协定。
②联合确认:1954年6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_______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2)内容:互相尊重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22-10-0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2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8 . 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     
A.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B.突破了“苏联模式”束缚
C.体现了“另起炉灶”的外交理念D.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标志
2022-09-27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6月统测(一)历史试题
9 .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新中国成立初期
①背景:新中国的成立。
②内容:“另起炉灶”“____”“一边倒”三条方针。
③成就:首先与苏联建交;1954年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____”方针。
(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①背景: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侵略干涉的____蓬勃发展。
②内容:中国给与亚非拉国家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
③成就:出现了以与____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3)20世纪70年代
①成就: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②表现: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____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中国迎来建交高潮。
2022-09-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选必1-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制定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尽管要“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195012月,美国对中国大陆、港澳实行全面禁运。在美国施压下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朝鲜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国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

——摘编自陶文钊等《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   1955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贯彻了和继续贯彻着下列基本政策:进口与出口政策必须贯彻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原则;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加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实行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资料选编》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英对华贸易政策存在异、同的原因。
2022-08-20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