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1943年《开罗宣言》

材料二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侵朝美军多次派空军侵入中国东北,海军炮击中国商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此提出强烈抗议,“美国政府由于疯狂横暴的帝国主义侵略行为,已经证明了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危险的敌人。”

——《试论周恩来对抗美援朝的贡献》

材料三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式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主张及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背景。
2020-11-01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研究性试题
(1)美国代表布什跑上讲坛,要求从这一“决议草案”中删去“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驱逐出去”一段。在代表们的反对声中,大会主席马利克裁定,这个要求不合议事规则。这一历史片段反映出
A.中日建交提上议事日程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C.中美建交遭到各国反对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广受赞誉
(2)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对史料的概括、整理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请把下述标示材料各部分内容的序号,一一对应填入表中。
①“一边倒”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③“求同存异”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⑤一国两制
新中国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初外交政策的成熟亚非会议改革开放以来
序号


(3)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①属于史料的是
②属于史料解释是
③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2019-11-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文)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二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采取的建交方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影响。
(2)据材料二,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对中国外交政策演变的标志性事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