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中国一直进行妖魔化宣传。朝鲜战争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存在疑虑甚至恐惧,认为中国是一个进攻性很强的好战国家。1955年,中国取得国家形象塑造的重大进展。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外交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B.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的布局
C.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支持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 . 新中国的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
B.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
D.2005年因私护照数量大量增加,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21-12-03更新 | 566次组卷 | 31卷引用: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人民日报》1949年12月18日发表社论称: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是中苏两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人民对于毛主席和斯大林大元帅的会见,“表示极大的欢欣和兴奋,因为这是中苏友谊伟大前途的象征,这是世界人民反帝国主义斗争伟大胜利的象征”。有关中苏这次外交的正确解读是
A.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结盟B.中国推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体现了“一边倒”外交政策D.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完全契合
2021-09-06更新 | 714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废除、修改、重订。这体现的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1-05-26更新 | 491次组卷 | 8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建国初期,为了突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以及争取国际支持来 加快经济建设,人民政府采取了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 贸易的举措。这一举措
A.突破了 “不结盟”外交政策的束缚B.是对“一边倒”方针的灵活变通
C.试图建设和平稳定的周边国际环境D.重视发展独立自主多边外交关系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消了外国拥有的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运权;清理了外国在华的企业和房地产;处理了外国在华文教.卫生和宗教事业。这体现的外交理念是
A.“另起炉灶”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 .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多边外交政策
2021-02-02更新 | 407次组卷 | 4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下列事件发生于1953年的是(     
①颁布《共同纲领》②中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③内蒙古成立区域自治机构④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④
9 . 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
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
建交国家数109100

A.新中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
B.美国实现封锁中国的外交目标
C.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不到认同
10 .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是
A.独立自主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19-06-22更新 | 173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