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50年,新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条约的这一规定,有助于当时我国(     
A.实现“赶英超美”B.推进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C.加快“三线建设”D.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
2022-08-11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废除、修改、重订。这体现的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1-05-26更新 | 491次组卷 | 8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具有鲜明的半殖民地特征。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宣告结束,中国被迫走上了屈辱艰难的对外开放之路。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上千个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大量的领土主权,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基本上都是靠乞怜和讨好外国列强来维持自己统治的。另一方面,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具有近代化的色彩。19世纪末,清政府开始“自开商埠”,北洋政府时期进一步拓展,只不过,与通商口岸一样,这些商埠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随着对外联系的加强,政府还鼓励华商参加国际博览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出口。国民政府还发起了“改定新约运动”和收回利权的斗争,逐步收回了部分主权,并于1947年成为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之一。

——据申学锋《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种种考验,虽然道路并不十分平坦,但由于我们始终坚持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上积极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并且主张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同时通过对外援助实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据陈思思《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对外开放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对外开放的特点。
(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概括中国现代开放与近代开放的不同点,并指出导致不同的主要因素。
2019-01-14更新 | 131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4 .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党内保留着“布尔什维克”这个词语,到了1950年代中期,该词语逐渐退出流行政治语汇,与此相联系,“布礼”(布尔什维克的敬礼)这个共产党员之间的称呼也被“革命的敬礼”所取代。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中国
A.经济领域出现了“大跃进”现象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践行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D.改善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工作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如何处理近代以来列强在中国获得的侵略特权。对此,新中国采取的方针政策是
A.不结盟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边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