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 三大外交政策。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一再强调,新中国是一个充分享有独立、自由的主权国 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它与任何国家的关系必须以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领土主权 为基础。为此,中国坚决要求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拒绝承 认国民党政府与外国的外交关系。

——摘编自于化民《“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在外交上突出表现为参与国际机制。在 这一过程中,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主权平等原则,根据国情自主决定参与融入的领域和速度,始终反对任何国际组织或国家利用国际机制干预中国内政,也反对干涉其他国家内政。 如中国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秉持着“开展维和行动需要当事国或当事方的同意”的原则。 中国政府基于一个中国的原则,根据有关国际组织的性质、章程和实际情况,以所能同意和 接受的方式对台湾的加入问题做出安排,坚决反对一些国家提出的台湾当局加入联合国的 图谋。中国不参加任何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双边或多边国际组织,中国参与与推动形成的 国际机制都属开放、不针对第三方的。中国通过拓宽多边外交,加入国际组织,促使中国经 济和社会得以高速发展,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摘编自张清敏《冷战后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特点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参与国际机制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原因。
2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的三次建交高峰。如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源是什么?你对此有什么启示。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改变的外交方针及其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并列举出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时的两项重大外交活动。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197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0-01-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国家的外交事务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政的延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第54条规定

材料三: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展示的分别是哪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情景?这两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所采取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在新中国初期有何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019-02-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现代中国外交反映了国运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六款……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至应享优例豁除,亦莫不相同。

材料二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王绍坊《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多边外交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50年代初步亮相国际舞台,艰难打开局面;70年代出现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外交出现了新局面。……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积极、建设性参与了朝核、伊朗核、缅甸、伊拉克、阿富汗等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为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在各种多边外交平台坚持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谈判与制定,努力维护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切身利益;积极推动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务实合作。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分析此条款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基本方针?
(3)依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交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2019-01-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一   我们要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媚外。否则不是狂妄便是自卑。不卑不亢才是我们的态度。

——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949年1月)

材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时期: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年——1905年),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年——1937年),④赞赏时期(1937年——1944年)⑤清醒时期(1944年——1949年),⑥敌对时期(1949年——)。

——摘自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1)材料一中为“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新中国实行了哪些外交方针?概括在这些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3)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