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51930年各国对华贸易总量比重(部分)

年份英国本土日本美国法国俄国
189514.1%10.2%6.5%5.6%
190311.8%15.7%8.8%2.9%
191311.6%19.0%7.5%4.7%6.9%
19187.2%38.7%13.0%3.1%
192013.6%28.5%16.1%2.0%
19307.8%24.7%16.5%2.7%

——据陈争平《18951936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重心转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瑞典、丹麦、瑞士、芬兰于1950年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1960年后,中苏关系恶化。1965年,苏联、东欧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由1957年的61.3%下降至14.3%,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上升至33.4%,包括日本、西欧在内的西方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升至41.0%

——摘编自彭波、韩亚品《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年:历程、成就、贡献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5-1930年外国对华贸易的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近现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一贯的,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第二句话是维护世界和平,第三句话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实践说明作者观点的依据。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外交史上哪些重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图2”事件出现的主要因素。
(3)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坚持的外交方针是什么?你有何认识?
2018-12-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


材料三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国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明其具体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的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些原则”有什么特点?
(3)材料三是谁在什么会议上的发言?他阐述了什么方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