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2 道试题
1 . 1954年,新中国在日内瓦亮相,为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提出建设性建议;1955年,中国代表团在万隆发出"求同存异"的呼声;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这说明
A.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领导者B.综合国力决定外交话语权
C.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和平外交符合各国共同利益
2020-12-28更新 | 1911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高考五省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时代周刊》对中国的报道有以下内容,关于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

①建国初期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具有浓厚的反华反共色彩   
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积极报道主要源于1972年中美建交
③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影响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
A.①②④B.①③C.①④D.①③④
2020-12-24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717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材料三   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四十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冷战的起源与终结》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采取的应对方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简要分析70年代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外交政策制定的因素有哪些?。
(4)材料三认为美苏冷战“四十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请以亚洲地区为中心举两例加以说明。
4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首先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是
A.挪威B.法国C.瑞典D.丹麦
2020-12-18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我国现在正在全面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古人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6 . 这一外交方针是中国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反映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面对当时两极对峙的世界,受自身革命逻辑及判断的影响,从中国的现实需要出发,权衡利弊做出的合理、主动选择。据此推知,这一外交方针
A.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C.奠定了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基本格局D.成为解决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摘编自卢元杰《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与新中国的外交》


结合中国及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表材料中提取恰当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0-12-16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有利于构建和平公正的新秩序                           B.实现了国与国之间的一律平等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适应了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新格局
2020-12-16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54年,新中国在参加某次国际会议时明显地表现出:当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时, 既反对和防止敌对的大国在接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军事力量, 也绝不再被盟国越南拖入与美国的战争。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确立了世界五大国的地位B.奉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同盟关系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
10 . 1949年2月,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见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时指出:“中国应该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阵营中,中间道路对我们来说是没有的。”此后,“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外交原则、政策在西柏坡最终被敲定。可见,西柏坡时期
A.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础B.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集团结盟
C.美国放弃封锁孤立政策D.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2020-12-16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