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0 道试题
1 .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并发表了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关于此声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将“平等互利”改成“平等互惠”
C.推动了印度支那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D.明确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
时间外交成果
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6月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1955年4月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友好关系
C.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D.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 . 新中国的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
B.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
D.2005年因私护照数量大量增加,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21-12-03更新 | 566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1950年5月9日,瑞典同中国建交,这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这一外交活动
A.进一步缓和了亚洲的紧张局势
B.体现了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国际格局
C.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
D.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引下的产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作为中苏关系的史料,其价值在于(  )

苏联油画《<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950年)》
A.是研究中苏建交的第一手资料
B.真实还原了签约现场的细节
C.用于印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艺术再现了中苏的友好关系
2021-09-08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中国史部分)-课时练2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6 . 下表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建交国家数量表。针对这一现状,当时新中国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年份(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个)
194910
19509
19511
19520
19530

A.突破美苏两极格局的束缚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发展与不结盟国家的关系D.密切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合作
7 . 有学者认为,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共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是“预先注定”的。更有人断言,毛泽东是斯大林的“忠实信徒”,并且“一成不变依赖莫斯科”。按照这样的推定,中苏结盟
A.源于毛泽东对斯大林崇拜B.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地位
C.主要源于意识形态的考量D.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
2021-09-04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8 . 苏联在1953年将中东铁路所有权还给中国,1955年将旅顺军港交还中国并放弃在新疆企业的股份,1957年同意援助中国开发核技术。中国则在1956年调停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这些事件表明当时中苏两国
A.盟友关系进一步巩固B.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C.采取相同的外交方针D.经济建设互通有无
9 . 下面是20世纪50~70年代周边国家与中国关系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A.深受大国关系变动的影响B.说明亚非万隆会议的影响深远
C.体现了中国多边外交成果D.表明中国外交摆脱了冷战影响
10 .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宣布“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和平运动和正义斗争,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B.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
C.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D.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