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主流观点认为美国不应该急于承认中国的新政权,并且居高 临下地认为弱势的中国定会有求于它,承认美国在华的既得利益。因此,对中共政权采取“观望的 态度”。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中国为了表明立场,采取了一系列亲苏反美的行动。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 一文中特别强调“一边倒”立场。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它彻底改变了美国决策层对中国的看法,把中国和苏联联在一起,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摘编自李怀录《建国初期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原因再审视》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需要超越事务层面来思考和构建未来的国际社会。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不仅需要中国拿出更多的物资贡献,还需要提出有价值的思想和学说,要发挥大国的“引领和塑造”作用,则要求中国的外交不但是“中国本位”,还要是“世 界本位”。只有如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与和谐世界的理念形成真正有意义的价值关联。

——摘编自崔立如《国际格局转变与中国外交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外交政策,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外交成果的认识。
2023-01-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小小护照变迁史,折射中国“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公民因私普通护照主要版本变化情况统计表

时间备注
20世纪50
60年代
共有50版、51版、53版、55版四个版本,护照中的外文先后有法文、英文、俄文标识。基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形势,多前往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去欧美国家探亲、留学生和定居者都很少,护照签发量不大。
20世纪70年代去掉护照中的俄文标识,外文为英文、法文两种文字。71版印章有“革命委员会”字样。这一时段出国条件更为严苛,因私护照几乎为零,护照制度基本处于停滞阶段。75版护照印有“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字样。
20世纪80年代80版印有“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1980年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签证条例》,才有了专门的法律规定护照的颁发管理。82版护照在签发的十年间里,签发数额达236.6万本,超过了前面所有版本的签发总和,护照签发数量猛增,新中国迎来了公民因私出国的第一个高潮。

——摘编自徐佳峰《浅析晚清外国人游历护照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50年代中国护照签发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样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80年与70年代相比,中国护照签发有什么样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新中国迎来了公民因私出国的第一个高潮”的原因。
2022-04-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据此可知,新中国外交
A.放弃“一边倒”方针B.开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密切合作
C.与西方处于敌对状态D.广泛发展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4 . “一边倒”战略是新中国在当时的国际局势下,根据自己的认识判断和国家利益作出的政治决策,绝不是为了防止成为美国的殖民地而甘做苏联的附庸国。这表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A.取消了西方在华的特权B.坚持了独立自主原则
C.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差异D.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支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些民主人士认为不应选择对苏联“一边倒”,因为这样对于美国来说“太刺激了”。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对付国内外反动派即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们……并不发生刺激与否的问题,刺激也是那样,不刺激也是那样,因为他们是反动派。”毛泽东意在
A.强调对帝国主义进行坚决斗争B.反对民主人士的外交策略
C.论证“一边倒”方针的合理性D.说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6 . 最近热播的电影《长津湖》是抗美援朝的一次关键战役。有学者认为,“在朝鲜战争中,战场的形势很难用中朝方胜利而美方失败来形容,中国领导人虽然赢得了广大新独立国家甚至有力对手美国的敬重,但也让周边国家感到了巨大的畏惧,从而使中国的领导人不得不做出某些改变”。该学者旨在说明
A.朝鲜战争极大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朝鲜战争使中国赢得美国的敬重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必要性
D.朝鲜战争促使中国实施“一边倒”政策
7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洲价值观”“东盟共识”和“上海精神”等外交思想,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或认同。这些思想的提出
A.反映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增强B.表明中国外交理念的日渐成熟
C.缓和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D.以服务于国内经济改革为宗旨
8 .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中国近代以来,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基础上,中国外交逐渐转型。

——根据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等文章改编

材料二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对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园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的局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材料四   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

——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评价朝贡体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具体概括为哪三个方针?
(3)根据材料三的两幅图片,指出中国70年代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表现。
9 . 1901年和2021年都是辛丑年,但中国已不是原来的中国:2021年当地时间3月18日,杨洁篪、王毅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据此可知,中国
A.开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 .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先谈判再建交的原则,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同时新中国还取缔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些做法
A.蕴含了“一边倒”的外交理念B.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D.是中国意识形态主导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