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采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1949118日)

材料二 “一边倒”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

——摘编自关锦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的外交与近代外交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并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主要影响。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2 . 《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D.和平共处
2022-02-22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3 .         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        应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边倒方针C.求同存异方针D.日内外会议
2022-02-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高中发展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9年5-6月间,中国共产党曾通过原燕京大学的学生黄华同留在南京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有所接触。7月1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电告司徒雷登拒绝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谈判。同一天,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公开宣布新中国“一边倒”。这说明(       
A.成立新政权需要美国认可B.美苏争霸左右世界对华态度
C.中国试图寻求第三条道路D.国际形势严重影响外交策略
2022-02-21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据此可知,我国外交
时期外交理念
20世纪50年代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重大发展,“冰释前嫌
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
20世纪0年代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
21世纪“和谐世界”
2012年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B.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
C.体现了强烈意识形态色彩D.彰显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2022-02-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中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选项历史史实历史解释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制定断绝与西方国家一切经济文化联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消除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根本矛盾和分歧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A.AB.BC.CD.D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凯歌行进的时期》是林蕴晖等著,198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491989年的中国》中的第一本,出版后影响较大,曾多次印刷。

该书忠实地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奠基,新中国成立前三年经济恢复伟大成就,以及19531956年创业探索的艰难历程,书中对新中国诞生,国民经济恢复,人民政权的巩固,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第一部宪法的诞生,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平外交的成就等作了详细探究。

书中谈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中共八大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只有7年时间……这7年,无论从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整统一和社会的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以及人民得到的实惠,科学、文教事业的发展等等,都可以说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书作者将其命名为《凯歌行进的时期》的理解。(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2-02-19更新 | 686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1949年1月,毛泽东指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如有外国人提到外国政府调解中国内战等事,应完全拒绝之。”该指示
A.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B.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全面实施
C.关闭了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大门D.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9 . 新中国需要一个和平建设的环境,希望能与更多的国家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和平共处。而处于两大阵营之间的许多民族主义国家,越来越倾向于政治上的和平中立。这些国家出于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干涉内政"的防范,也出于因对社会主义国家不了解而产生疑虑,都有“和平共处"的愿望。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得到了所有国家的认可B.决定国际关系的走向
C.契合了当时的时代要求D.直接推动了中法建交
2022-01-21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创新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3年,新中国政府提出了一项重大外交政策,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而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这一政策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长期实行对外开放D.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