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内瓦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周恩来总理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卓越贡献,从中也彰显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包括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与蓄意破坏会议的美国进行斗争;对有一定和平愿望但又态度动摇的英、法既斗争又联合;对有中立倾向的老挝、柬埔寨王国政府采取和解政策;与友方(越南和苏联)密切合作、保持一致,但又不消极等待……在谈判过程中,他则始终清醒地估计到美国干涉造成战争国际化的可能性及其严重后果,因此当出现僵局时,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妥善考虑适当的让步……极力避免谈判破裂。

——曲星《试论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外交》

材料二 50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思想,就是在这个宏观背景下形成的(周恩来)科学地概括出“一纲四目”思想。“一纲”就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则是:(1)台湾统一于中国,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悉委于蒋介石;(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一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郭溪土《试论周恩来“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的外交策略。结合所学,指出周恩来在这次会议所发挥的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和平解放”台湾思想提出的相关国际背景。有学者认为“‘一纲四目’为‘一国两制’构想奠定了初步框架”,结合其内容加以说明。
2 . 近代以来,中国为世界和平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
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3年8个月26天
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13年11个月16天
苏对日作战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25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出版社)

材料二   中国抗击的日本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关内战场上的陆军,最多的年份占编制总额90%,……八年中平均每年占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中国摧毁的日军有生力量数目最大。

——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国内意义。

材料三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八日于德里)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

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平等互利;戊、和平共处。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4——1955)》第三集


(2)概括材料三中的外交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原则在国际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列举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该原则指导下走向国际舞台的两次重大外交实践。
2019-04-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浙江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的对外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材料三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1)根据材料,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事件。
4 . 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在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卓越贡献,从中彰显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包括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与蓄意破坏会议的美国进行斗争;对有一定和平愿望但又态度动摇的英、法既斗争又联合;对有中立倾向的老挝、柬埔寨王国政府采取和解政策;与友方(越南和苏联)密切合作、保持一致,但又不消极等待……在谈判过程中,他则始终清醒地估计到美国干涉造成战争国际化的可能性及其严重后果,因此当出现僵局时,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妥善考虑适当的让步……极力避免谈判破裂。

——曲星《试论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外交》

材料二   50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思想,就是在这个宏观背景下形成的(周恩来)科学地概括出“一纲四目”思想。“一纲”就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则是:

(1)台湾统一于中国,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悉委于蒋介石;

(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

(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一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

(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郭溪土《试论周恩来“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的外交策略。结合所学,指出周恩来在这次会议所发挥的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和平解放”台湾思想提出的相关国际背景。
(3)有学者认为“‘一纲四目’为‘一国两制’构想奠定了初步框架”,结合其内容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