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69年12月,基辛格在记者招待会上说道:“我们的目的是清除对外政策中的一切感情用事”,“我们一向都表明,我们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对其他国家一包括共产党国家,特别是像共产党(执政的)中国这样的国家的判断,将以它们的行动为依据,而不是以国内的意识形态为依据。”这表明(     
A.美国政府完全摒弃社会制度分歧B.美国对共产党国家的判断发生巨变
C.中国全方位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D.国家利益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0年7月,美国操纵巴黎统筹委员会将中国列入管制范围。1979年7月,中美两国签署的《贸易关系协定》,中美双方相互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2017年以来,美国对中方输美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据此可知(     
①50年代美国冷战思维和政策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
②70年代经贸紧密往来推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当今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旧存在
④亟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毛泽东会见美国尼克松总统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一致认为通过协商妥善地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有助于维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并有助于两国关系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1)根据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所示历史信息的时代背景,指出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原则。
(2)指出材料二中为解决香港问题协商的最终结果,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双方在《联合声明》中为“维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达成了哪些共识。
4 .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2022-02-17更新 | 660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2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美国、乙是苏联、丙是中国B.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C.甲是苏联、乙是中国、丙是美国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2021-12-09更新 | 664次组卷 | 73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十校联盟2019届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对新中国70年外进行了系统回顾,指出中国的对外交往,从旁观者、追随者,发展到后来利用国际组织促进国内发展,再到全方位融入,提出中国方案、中国倡议,发挥领导作用。回顾历史,以下最能体现改变中国“旁观者”的角色的是
A.参加反霸权主义的不结盟运动B.将“平等互利”改为“平等互惠”
C.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建立不结伴而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7 . 尼克松访华揭开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对此毛泽东评论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对“毛泽东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欧共体的建立②中国重返联合国③美国陷入越战难以自拔④中日关系正常化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
8 . 1971年10月18日至24日,26届联大就某一重大问题的表决开始进行为期一周的专题辩论,约80个会员国在大会上发言。据外电报道,支持“两阿提案”(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和支持美、日等国方案的基本旗鼓相当。对于此事件描述正确的项有
①该重大问题是中国重返联合国
②“两阿提案”的内容包括驱逐蒋介石集团出联合国
③基辛格秘密访华时曾以美日方案试探中国但遭拒绝
④“两阿提案”最终以压倒性多数的优势在联大通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 . 在讨论要不要参加某次国际会议时,毛泽东指出:“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毛泽东还具体指示:“派一个代表团去……让“乔老爷”当团长。”中国代表团即将组团参加
A.亚非会议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日内瓦会议D.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10 . 1968年11月17日,毛泽东指出:美国要顾及美洲、欧洲、亚洲等多处利益,“处境相当困难”,“是把自己的力量估计太大了”。他仔细阅读美国新当选总统尼克松的文章和竞选材料,还请周恩来等人阅读这些材料,并指示《人民日报》全文刊载了尼克松的就职演说。据此可知(     
A.中美敌对关系有所改善B.第三世界与中国外交利益趋同
C.中国重视中美关系走向D.美国总统已阐明对华外交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