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基辛格于197110月先行到京。周恩来与其就中美联合公报草案展开磋商。在起草过程中,美方力图把美国从台湾撤军同中国保证只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密切联系起来,这是中国方面所不能同意的。经过反复斟酌,最后美方重新提出台湾问题的立场,写入后来的中美联合公报中。周恩来对这一表述方式表示赞同。双方终于取得了谅解。

——摘编自陈天绶《初学集》

材料二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00个左右国家、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涵盖了世界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当前中国在全方位外交中重点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强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重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对外构建伙伴关系不是与所有国家构建同等程度的亲密关系,而是根据合作层次、领域、范围以及亲疏,建立了一系列内涵不同、领域广泛的伙伴关系。如“全天候”“全方位”“全面”“友好合作”等,体现出中国与不同国家外交关系的性质。一言概之,结伴不结盟,超越了冷战思维,摒弃了霸权主义,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苏格《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中国的视角分析周恩来与基辛格展开磋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结伴不结盟”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说明中国“结伴不结盟”外交对国际关系发展的意义。
2023-10-16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生产国,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的牛肉进口总额为1500万美元,其中来自美国的牛肉进口额高达1000万美元。这反映了当时(     
A.食物物种交流推动商贸发展B.中美正常贸易中美国出超
C.中国政府鼓励进口美国牛肉D.美国畜牧业生产技术先进
3 . 1970年至1972年,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达39个,除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外,还包括欧洲的意大利、比利时和北美的加拿大等国,三年间,我国同美国以外的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正式的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中美关系的迅速改善B.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C.国际多边机制的斡旋D.意识形态对抗的减弱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1972年)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的焦点及美国的承诺。
(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时期国家外交关系的改善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材料反映的是(     
A.中日邦交正常化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国参加万隆会议D.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中美联合发表的《上海公报》中明确提及要“反霸”,“承诺中美双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并且反对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在亚太地区建立霸权的企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任何国家”主要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B.该公报发表的相关背景是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C.中、美都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诉求
D.该公报发表后中美之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7 . 1978年邓小平访美,在卡特总统陪同下检阅仪仗队之后,就在讲话中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邓小平的讲话(     
A.突出了中国对于世界的重要影响力B.着眼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充分肯定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作用D.协调了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
8 . 如表是美国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态度变化,据此可以推知(     
时间内容
1949年—1960年美国以时机不宜为理由,采取“拖延讨论”手法,阻挠联合国把中国代表权问题列入议程
1961年—1969年美国改变手法,一面表示“赞成”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一面又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代表权这样一个只需要简单多数即可通过的问题,作为需要2/3的多数才能通过的所谓“重要问题”
1970年白宫发言人齐格勒说:“美国反对以牺牲中华民国来接纳北京政权进入联合国”,他明确地说出了后来形成的“双重代表提案”的实质
A.联合国的机构职能日益丧失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不合时宜
C.美苏两极格局遭受严重冲击D.中美外交正常化存在多重阻碍
9 . 1949年以来,不断有国家提出议案,建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但均因票数不够被支持美国的国家否决。1960年后,支持新中国的国家越来越多,最终占压倒性多数。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A.美国对华态度逐渐友好B.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浪潮
C.联合国的投票机制改革D.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
10 .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事先没有通知日本,当年7月上台的田中角荣内阁趁机提出修改日本的对外政策,时任外相大平正芳宣称:“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日本现在应该为采取负责的行动独立作出决定”。这(       
A.使日本完全实现了独立自主B.推动了多极化趋势出现
C.结束了战后的美日同盟关系D.动摇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