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不结盟”是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本质上讲“不结盟”(     
A.顺应了多极化的历史潮流B.以综合国力提高为前提
C.集中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D.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2021-02-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89年,中国与苏联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这件事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睦邻友好D.反对霸权主义
2020-11-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列事件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                    ②朝核六方会谈       
③上海合作组织                              ④ 签订《全面禁止核试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④
4 . 新华网4月7日电:自1990年到2015年4月,共有30178名来自中国的维和人员在联合国执行维和任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D.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2020-08-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这充分反映了
①共商、共享、共建的理念   ②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③和平和发展仍是世界主流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0-02-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7 . 世纪之交中国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以及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其原因有:
①与党的工作重心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实现改革开放有关
②与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有关
③与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有关
④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关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19-09-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北京重点中学高三第二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外交,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从全球视角看国家发展和外交时刻。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王特使马戛尔尼来华,在谒见皇帝的礼仪上被中方要求其像藩属国一样三跪九叩,马戛尔尼表示可以像觐见自己国王那样行礼,这个答复使乾隆断然拒绝接见该使团。后来,马戛尔尼向乾隆施行的礼仪应该就是长跪请安的旗礼形式。

同治十二年,总理衙门与各国公使商定的《觐见礼单》中表明公使的觐见礼仪为五鞠躬。但是此次觐见的礼仪规定被强调是一次清帝因各国需呈递国书而准许的特殊优待礼节,仅是一次特例而已,各国使臣以后不得援引为惯例,再行渎请

1891年,光绪皇帝接见六国公使。据晚清重臣荣庆记载,总理衙门带使臣一员及翻译一员入,两大臣带引于前,自东门入,去帽一鞠躬,十二步二鞠躬,至主位三鞠躬,呈国书。此次的觐见没有再像同治十二年一样进行几个月之久的礼仪交涉,而是作为无需商议的惯例来照行了。

——摘编自韩鼎赢《传统长幼相见礼仪的终结与现代重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清朝时期外国使节觐见礼仪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时代周刊》是美国的时事性周刊之一,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时代周刊》对中国的报道有以下内容:

日期

封面

1950年12月11日

封面人物是毛主席,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

1954年5月10日

封面人物是周恩来总理,他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目露凶光的青龙

1972年3月6日

封面用汉字把画面切割成几块,其中包括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面;尼克松一行参加长城、观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等。

1979年1月1日

封面人物是邓小平,他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宣称邓小平代表了中国新时代形象

1986年1月6日

封面人物是邓小平,他再一次成为年度风云人物。

1996年1月29日

封面人物巩俐是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艺人。

2002年11月18日

封面刊登了姚明身穿NBA休斯敦火箭队战袍的照片,被称为巨人先生

2003年以来

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影视、音乐、体育等各界人物不胜枚举。


(2)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美国对中国态度变化的角度 ”对材料进行解读。提示:将美国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三:



(3)结合上面材料和图片,试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建树,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2019-08-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其主要决定因素是
①国家性质
②国家力量
③国家利益
④国家科技发展水平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019-04-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2000年10月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指出:“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集体对话框架,谋求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目标;强调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决策进程。”该宣言
A.促进了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
B.改变了美苏共同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C.凝聚了中国与非洲共同发展的愿景
D.推进了大国合作共赢新型关系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