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成立,在国际斗争中,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在建国后的三四年中,我国同苏联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签订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及其他各种专项协定和议定书等,共达110多种,而与其他国家订立的各种协定,总共才二三十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活动的对象中,既包括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的特点》


根据材料,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方针的发展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施背景方面予以简要说明。(说明:只答一种变化趋势即可。要求史实准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行语,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下面是《流行词语:看中国(1978-2008)》选出的改革开放背景下,1979年的一组流行词语。

流行语词语介绍
1.哥德巴赫猜想一篇介绍陈景润事迹报告文学
2.科学的春天一次大会诗意的别称,也是大会上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稿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篇文章的题目,一场思想革命的前奏曲
4.拨乱反正成语,“拨乱世,反诸正”。意指整顿混乱,使之回复正常
5.平反纠正历史错误或政治结论的行为
6.恢复高考特指结束“文革”十年动乱,恢复高等教育入学考试
7.伤痕文学一种文学思潮。作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也称“伤痕小说”。
8.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期的纪念碑,改革开放的转折点
9.小岗村地名,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村庄
10.望乡一部日本老影片

结合材料并所学中国史的知识,围绕“改革与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百年党史

材料一   近代上海是“一市三治”,分为华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①中华全国学生救亡会⑤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
②孙中山寓所⑥上海兵工厂之江南弹药厂
③共产国际领导的中俄通讯社⑦中共一大会址
上海机器工会筹备会⑧上海商务印书馆
④《新青年》编辑部⑨沪江大学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驻地⑩《星期评论》社
《共产党》月刊编辑部⑪怡和打包厂

(1)上海是中共一大召开地,也是中共早期中央领导机构所在地。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原因。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创造了许多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词句。

①将革命进行到底②打倒列强,除军阀③改革开放
④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⑤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⑥乒乓外交
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⑨另起炉灶
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⑪调整、巩固、充实、提高⑫全民族抗战

(2)依据材料二,至少选取三个时期的词句,提炼出一个主题,展开论述。
要求:主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范例:
主题:******
词句:******(写序号)
论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普通护照的演变

1949年~1958年护照中的外文先后有法文、英文、俄文标识。护照号码多为6位印别号码,护照签发量不大,多前往以苏联汽首的东欧国家。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1959年~1978年逐渐将护照中的俄文改为法文,外文为英文、法文两种文字。护照开始增加简单防伪特征,如水印、凹版印刷等。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护照制度建设基本处于停滞阶段。
1978年~1990年这一时期护照将之前护照中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文字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护照号码也逐渐升至7位数号码,新中国迎来了公民因私出国的第一个高潮。1980年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签证条例》,才有了专门的法律规定护照的颁发管理。
1990年~2000年中国护照逐渐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护照标准设计,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护照号码由7位升为9位。
2000年以后普通护照签发数量又迎来一次新的高潮,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200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对申领护照的当事人和相应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等作了详尽规定。2012年5月启用电子护照,我国护照签发已迈入全数字化的新时代。

——据李悦勤《中国普通护照的演变与发展探析》等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护照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一战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
材料一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二   人们总喜欢用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来称谓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世界格局。但这往往导致人们忽视这三种格局之间的复杂关系,把三者关系简单化……其实,所谓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三个周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是什么?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第三个周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是……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