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美关系正常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关中美关系的漫画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中国对美国和苏联贸易额的变化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表,说明中国与西方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贸易状况的不同,并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
2 . 历史图片往往能折射出大量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签订《南京条约》的场景                    图二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图三黄海海战                    图四清末漫画《提线玩偶》

材料二   

          图五尼克松与周恩来的握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与四幅图片相关的侵华战争,并简要指出这四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图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70年代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的原因。并分析这次握手对中国外交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2019-01-2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形象一:漫画中的晚清中国


(1)结合历史背景,图1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局势?图2做出“中国觉醒”判断的依据可能是什么?

形象二:新闻报道中的近代中国《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抗日战争(节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形象三:民意调查中的现代中国

美国盖洛普公司是全球最知名的民意调查机构,该机构民调统计结果为:

1961年,3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和平的首要威胁,认为中国人的特征为无知、好战、狡猾、奸诈。1972年,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民的主要特征逐渐转变为勤奋、聪慧、上进、诚实且带有艺术性。80年代,美国人对中国态度变得更加积极,1987年对中国持肯定赞赏评价的民众占65%。


(3)结合时代背景,对20世纪60、70、80年代美国的民调结果分别进行阐释。
2019-03-0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101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要多少个师目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罗斯福

材料二: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亦适用于中国 ,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吴景平《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述评》

二战后杜鲁门政府一再延长《租借法隶》,采满足蒋介石的物质需要。自日本投降日至1946年10月31日。美国给国民党的租借物质已达七亿八千多万美元。

                                                                                  --王伟《论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援助》

注:《租借法案》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

材料三:(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英国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四   如图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幅封面漫画。



请回答:
(1)抗战期间和抗战结束后美国《租借法案》均对华适用,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国这么做的目的及对中国的影响。
(2)据材料三,指出尼克松的对华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去北京”取得的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美中关系的总体特征。
2022-08-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6年11月,特朗普以“美国优先”的口号赢得总统选举,并借助台湾问题极力打压中国,在这种背景下,中美关系成为焦点。如图是作于2016年12月、反映中美关系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意在揭示
A.美国霸权主义侵略行径始终如一
B.国际秩序构建遵循的是丛林法则
C.中美关系的主要分歧是规则冲突
D.中国已经掌握了国际话语主动权
2022-04-20更新 | 35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强化训练(一)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目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罗斯福

材料二   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亦适用于中国,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吴景平《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述评》

二战后杜鲁门政府一再延长《租借法案》,才满足蒋介石的物资需要。自日本投降日至 1946年10月31日.美国给国民党的租借物资已达七亿八千多万美元。   

——王伟《论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援助(1945一1949)》

注:《租借法案》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        

材料三 (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1960年11月4日)

材料四   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幅封面漫画:

To Peking for Peace


请回答:        
(1)抗战期间和抗战结束后美国《租借法案》均对华适用,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国这么做的目的及对中国的影响
(2)据材料三,指出尼克松的对华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促使材料四漫画人物“去北京”的因素并概述“去北京”取得的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美中关系的总体特征。
2020-12-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时事政治漫画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漫画反映子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B.美国放弃敌视中国政策
C.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D.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2020-03-19更新 | 782次组卷 | 9卷引用:2020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如图是一幅有关20世纪70年代外交事件的漫画。导致该事件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B.中苏两国关系不断地恶化
C.中国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D.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推动
9 .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材料一   漫画中的晚清中国。

材料二   新闻报道中的近代中国《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抗日战争(节选)

材料三   民意调查中的现代中国

美国盖洛普公司是全球最知名的民意调查机构,该机构民调统计结果为:

1961年,3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和平的首要威胁,认为中国人的特征为无知、好战、狡猾、奸诈。1972年,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民的主要特征逐渐转变为勤奋、聪慧、上进、诚实且带有艺术性。80年代,美国人对中国态度变得更加积极,1987年对中国持肯定赞赏评价的民众上升到65%。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法国漫画《在中国》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局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61年、1972年和80年代美国的民调结果分别进行阐释。
2019-03-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梅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10 . 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乒乓外交》。该漫画表明(     
A.美国加紧遏制中国B.冷战局面宣告结束
C.中美关系趋向缓和D.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