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如表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党的文献中与外交相关的部分用语的变化。这可用于说明(     
文献用语
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作为重要外交历史经验来继承
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革命决不能输出”,要“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
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国际主义”不再被正式提起,“爱国主义”提法被延续下来
A.中共外交理念缺乏延续性B.我国对时代主题认识的改变
C.国际上意识形态斗争消失D.中国的外交立场发生了变化
2 . 20世纪70年代,在东盟走向中立化的前提下,中国也改变了对东盟的批评立场,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88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基本原则,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中国政府的这些主张旨在(     
A.参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B.为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C.支持东南亚反对霸权主义D.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3 . 1950年,中国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援助,开启了对外援助的序幕。万隆亚非会议后,中国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向21个正在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亚非拉国家提供了援助。这说明,中国的对外援助(     
A.得到了亚非各国的支持B.摧毁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
C.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差异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确立
4 . 习近平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说:“中国愿启动‘中国东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议:包括再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剂新冠疫苗无偿援助……帮助东盟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一提议体现出我国
A.外交政策具有意识形态色彩B.外交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C.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外交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时,霸权主义阴云未散,恐怖主义悄然抬头,新旧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发起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合作、塑造稳定的地区环境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该组织的创立反映了21世纪初的中国
A.融入了"亚洲一体化"进程B.致力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C.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D.构建起新的国际政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外交对外协调机制日益成熟,特别是外交部部长的对外协调机制。从1991年开始,中国外交部长每年都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东盟外长会议,后来扩展为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议。诸如此类的还包括中非合作论坛、亚欧外长会议、亚洲合作对话外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等。这
A.极大地巩固和推进了中国的多边外交
B.倾向于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
C.为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贡献了中国智慧
D.致力于加强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对外援助,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成为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大国外交的重要战略手段。总体而言,中国对外援助的70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探索(1953-1978年)改革(1978-2012年)创新(2013年至今)三个时期,其中探索和改革时期的对外援助概况如下:

概况
探索时期19501953年抗美援朝,除作战,还提供大量无偿援助,战后帮助朝鲜重建。19501954年援越抗法,提供军事和物资援助。这一时期,中国还先后向蒙古国、阿尔巴尼亚、古巴等国提供物资和项目援助。1956年起,中国先后与柬埔寨、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签订援助合作协议;向埃及、也门王国提供援助。
1964年,中国正式提出“援外八项原则”,在继续保持意识形态领域援助力度同时,努力扩大对非洲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援助。从19641970年,先后有10个非洲国家同中国新建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截至1978年,中国的受援国已经增加到66个。
改革时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援外工作:逐步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宣布“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等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四项原则;对外援助财政支出明显下降,开始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走互利合作的新道路。
进入90年代后,在援助方式方面,主要推行对外援助体系的结构调整和多元化;在管理体制方面,主要引入竞争导向和市场化手段。
2000年开始,中国先后建立“中非合作论坛”“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等多个以中国为核心的全方位国际发展新平台。
这一时期,中国的受援国从20世纪80年代的83个进一步发展到100多个。

——摘编自俞子荣《不平凡的探索与成就―中国对外援助70年》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6-26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共八大首次提出“国际主义”,强调中国共产党要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精神教育自己的党员和人民”。下表是‘人民日报’社论中“国际主义”出现的次数统计情况。

表格说明我国
A.意识形态外交的淡化趋向B.大国责任担当的外交理念
C.维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D.多边主义外交方针的发展
2021-06-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之邦,大外交格局自古有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阎立本《职贡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时,南洋的婆利、罗刹、林邑国来长安朝贺的景象。明韩洽诗云:“有唐贞观万国宁,殊方异域皆来庭。立本为图拟王会,诡形怪状流丹青。

——郭娟《万国来朝:《职贡图》里的大国外交》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在中国外交史上是一个极大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有很多的表现方式,其中之一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公使们到了北京,自然要有对接机构,这就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另一个重大结果,即“总理衙门”。1868年2月,总理衙门任命美国前驻华大使蒲安臣出使欧美。在纽约曼哈顿蒲安臣以中国钦差的身份做了著名的演讲《勿扰她》,他提到:她现在带着你们的国际法而来;她来告诉你们,她乐意根据国际法和你们建立关系,遵守其规定,履行义务和享受权益。

——王元崇《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材料三   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出现的新情况,邓小平指出:“尽管东欧、苏联出了问题,尽管西方七国制裁我们,我们坚持一个方针:同苏联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同美国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同日本、欧洲国家也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

——倪波《“大外交”:邓小平外交思想聚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研判阎立本《职贡图》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外交转型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交活动的认识。
2021-06-2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10年9月,针对日本在钓鱼岛挑起的事端,中国提出警告,展开对话,避免冲突;在原则问题上,中国恪守底线,最终通过坚决的外交斗争,维护了主权尊严。这体现了新时期我国的外交风格是
A.灵活而敢为B.诚信又理性C.尚和但独立D.谨慎且勇决.
2021-06-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