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边倒”的政策,不是单纯的在国际斗争战线上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外交战略,它是一种基于国家利益的意识形态的深切认同、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党情、国情独立自主地做出的正确战略抉择。

——杨云龙、肖昊宸《“一边倒”外交政策形成原因再析》

材料二   由于历史问题、社会制度等原因,到50年代中期,中国的周边国家对新兴的社会主义中国仍持恐惧或怀疑的态度。斯大林的逝世与朝鲜战争的结束使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东西方关系开始缓和,出现了和平共处的可能,适用于处理国家间交往的“新方针”应运而生。

——齐建华《影响中国外交决策的五大因素》

材料三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新方针”,说明其历史意义及外交实践。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知识,指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及举措。
2 .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认为,大规模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当前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正式确立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认识。这一认识
A.缘于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D.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3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如下图所示,b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运用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4 . 我国外交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在战略制定方面,由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转向以国家利益为重,由反对现行的国际体系转向参与国际体系,认识到首先要发展自己,只有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才能影响世界”。上述转变发生的背景是
A.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B.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建国前30年,我国外交的关键词是结盟外交、斗争外交和革命外交。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合作外交、融入外交与和平外交成为我国外交的三个关键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建国后主要社会矛盾的改变B.工作重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
C.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流D.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改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7月,苏俄发表了第一次对华宣言,其平等处理与中国关系的态度,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苏联在抗日战争的最后时期出兵中国东北,给日本关东军以毁灭性的打击,为中国赢得民族性国家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解放战争时期,苏联曾反对国民党的战争政策,促进中国的和平统一。从1919年到1945年,苏联经过一系列的动作,使国民党政府最终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地位,这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和中国政府的尊严。

——摘编自吕斌等《试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苏联与美国对中国国家统一的影响》

材料二   20133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强调,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依然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俄要更加紧密地加强全方位战略合作。……密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协调配合,坚决维护两国共同的战略安全,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二战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20133月中国经济网报道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苏关系所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与苏联、俄罗斯的关系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3)综上所述,分析影响国家间关系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1-03-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西四旗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2月,斯大林派米高扬到西柏坡同毛泽东主席会晤,双方进行了内部沟通。6月,毛主席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明确提出向苏联“一边倒”。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就正式宣布予以外交承认,并互派大使。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主席应邀访问苏联。双方签署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废除苏联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有损中国权益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遏制的敌对政策。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新中国解放台湾。随后,中美双方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见。1957年11月,毛主席第二次访问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活动。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毛主席提出社会主义阵营要“以苏联为首”。

——摘编自周晓沛《我看中苏关系近四十年变迁》

材料二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中苏两党分歧加剧,两国关系逐渐变冷。1960年7月,赫鲁晓夫单方面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撕毁双边协议和合同,同时,在新疆地区挑起边境纠纷。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又在边境大量增兵,并派军队进驻蒙古,威胁我国安全。1969年,先后发生了珍宝岛和铁列克提事件,双方从意识形态冷战演变为边境冲突热战。1979年9月至11月,中苏在莫斯科举行了国家关系的谈判,这次谈判的核心问题是,要苏联从中苏边境和蒙古撤军,停止支持越南侵束反华。1982年10月,中苏双方在北京开始政治磋商,一谈就是6年。随着中苏政治磋商的持续进行,两国经贸、文化等交往逐渐增多。1987年2月,中苏双方在莫斯科举行了边界谈判,双方都希望边界问题的解决能有助于改善两国政治关系。1989年5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进行访问,会谈中,双方赞同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摘编自周晓沛《我看中苏关系近四十年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向苏联“一边倒”及社会主义阵营要“以苏联为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从20世纪60至80年代中苏两国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苏关系的演变进行简要评析。
2021-03-1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西四旗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1985年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的提出是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D.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让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整理自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二20133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强调,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依然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俄要更加紧密地加强全方位战略合作。……密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协调配合,坚决维护两国共同的战略安全,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二战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2013年3月中国经济网报道


(1)材料一反映的是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的演说?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国际会议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与苏联、俄罗斯的关系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2021-01-2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制定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8号文件,决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

       ——摘编自《中关关系史1949—1972》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了怎样的对华政策?当时由中国政府倡导并日益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关关系打开新的一页是从共和党开始的,那是尼克松先生、基辛格先生执政的时候。”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推动“中美关系打开新的一页”的重大历史事件。由此,中国外交出现了怎样的新局面?   

材料三:关于“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种是:“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结构性”变化?在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2020-04-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