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中国外交政策概念的类型表。

战略判断

身份定位

理论指南

外交政策原则

外交布局

战争与革命

社会主义阵营

亚洲革命中心

世界革命中心

两大阵营

中间地带

三个世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睦邻外交,世界革命、三和一少

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一条线

和平与发展

战略机遇期

第三世界

发展中大国

世界一级

世界多极化

国际新秩序

和谐世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发展合作,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不结盟、不扛旗、不当头,战略伙伴、伙伴关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

百年大变局

世界大国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积极有为

新型大国关系,新诚惠容,一带一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摘编自周桂银《当代中国外交史的思想维度—概念史研究的视角》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中国外交政策概念的类型表中提取一个主题,并加以概述和评价。(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2023-02-23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讲话,表示:“和平是我们最大的共同利益,也是各国人民最大的共同期盼。我们要做地区和平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坚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携手应对威胁破坏和平的各种负面因素。”这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外交(     
A.侧重于发展睦邻友好关系B.坚持区域一体化方向
C.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活动D.凸显大国智慧和担当
3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400多项国际公约,参与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9万余人次,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成员。这表明,中国(     
A.开始融入全球化的国际社会B.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C.扩大了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D.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4 . 在2004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60届会议上,中国第11次挫败西方一些国家的反华议案,在支持中国的28票中,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占26票,其中亚洲10国,非洲15国,拉美1国,其他两国是俄罗斯和乌克兰。这反映出当代中国
A.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就B.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密切
C.打破了西方的外交孤立D.被世界多数国家所认可
2022-06-07更新 | 578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联合国维和事务的积极参与者。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维和活动第二大出资国。迄今,中国已经参加24项维和行动,出维和军事人员达3.5万余人次。这反映出中国(  )
A.积极地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借助联合国以打击地区霸权主义
C.大力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D.改变了联合国的职能和力量对比
2022-02-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临渭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习近平主席在某国际组织上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着力发展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这反映了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A.开始步入国际舞台体现大国担当
B.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打破了美国长期遏制中国的局面
2021-06-08更新 | 276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0年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7 . 坚持道路自信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作民族走向繁荣官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中美在1844年签订了第一个条约即《望度条约》以来,中美关系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过程。在这150余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世界也已经今非昔比。……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

——摘自《社会科学》(199609期)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摘编自《浅析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

材料三   2018年中国四大主场外交



(1)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找到了-条新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条道路的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当代外交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
8 . 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这一讲话表明我国
A.外交空间的进一步拓展B.不断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C.推进“一带一路”建设D.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恶劣的国际形势,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但又希望推进世界和平事业,维护周边安全,尽快融入国际社会。1954年,中国首先从发展与印度、缅甸的关系中实现突破,周恩来总理同印度和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上发展两国关系,为中国解决与印度棘手的边界问题、与缅甸的国民党残余部队留缅等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为冷战初期一道缓和的风景线。中国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精神产品,从双边关系范围扩大到多边关系范围,载入中国与一百多个国家的双边条约之中,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摘编自郭树勇《试论70年来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并概括其成就。
10 . 1992~2013年,我国累计向联合国 30多项维和行动派出各类人员约2.1万。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后的欧债危机的挑战,中国通过二十国集团及其他全球经济治理平台,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货币及财政金融政策。这些举动说明我国
A.走新型区域合作的道路B.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C.对外交往追求经济利益D.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