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月4日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6月5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60年代末,中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直到80年代,中国对国际社会只是谨慎和有限的参与。而到9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达600多个。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1)找出材料一中能够反映中国人坚决拒绝屈辱外交的具体史实。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一贯坚持的外交方针,指出其出台时国际关系的背景。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国际社会态度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国内外因素。
2 . 下表反映了中国当代外交话语核心概念“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在英国主流媒体传播的趋势和特征。
“一带一路”英译“命运共同体”英译
考察时间2013年8月——2017年8月2011年9月——2018年4月
媒体总数/个67
报道总数/个94647
英国态度分析趋向积极,看好“一带一路”在经济层面的好处趋向积极,关注“命运共同体”对金砖国家的影响
内涵认知机遇,卓有成效的、有益的、了不起的倡议以中国为中心,中国至上
由此可知,当代中国外交(     
A.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B.得到了欧美国家舆论认可
C.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D.推动了大国关系协调发展
3 . 下表摘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部分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反映出(     
时间地方外交活动
2014年北京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6年杭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
2017年北京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7年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
2018年青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
2018年北京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A.各国致力于发展经贸关系B.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日益彰显
C.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D.经济全球化发展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基本形成
2022-10-17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创新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优质备课学案(选择性必修一)
4 . 2013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召开了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出席,规格之高十分罕见,“周边”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最热词汇。专家分析,该会议传达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这一行为
A.表明中国周边环境有不断恶化的趋势B.表明发展周边关系是国家工作的重心
C.展示了“求同存异”方针的丰硕成果D.表明了中国睦邻友好外交进一步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并且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明确指出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说明
A.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B.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C.和平共处成为国际共识D.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6 . 二战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凯南认为,苏联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客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

——长建华《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2013年9月

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10月

习近平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10月

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国决定成立“亚投行”

2014年11月

兴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启动

——整理自“百度百科”:“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材料三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日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墓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线的时语,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美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凯南对美苏关系的认识是基于什么原因。
(2)某些国际熨论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疑虑,称其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结合材料二,从实质上谈谈你对“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观点的认识,结合所学举2例说明21世纪之交中国政府在外交领域为世界和平发展所作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7 . 1949—1978年,中国外交呈现的特点是结盟外交、斗争外交、革命外交。1978—2012年,合作外交、融入外交、和平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三个关键词。中国外交策略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匙
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2019-11-02更新 | 27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策略体现了政策性和原则性的灵活结合。为适应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形势,21世纪初中国政府进行的外交活动是
A.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
D.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迭宕起伏,复杂多变,对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材料二从当今世界的情况看,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不安宁的因素,将会导致地区冲甚至引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

材料三2005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俄罗斯期间,两国元首正式宣布中俄互办国家年。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特点是参与层次高、活动规模大、涵盖范围广、社会影响深。目的是宣传中俄友好,增强政治互信,增进传统友谊,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扩大中俄友好的社会基础,推动中俄友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实现两国的共同繁荣,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

(2)根据材料二,归纳造成“国际形势迭宕起伏”的原因为哪些?

(3)结合所学史实,谈谈中俄的“传统友谊”。结合材料三,分析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积极意义。

10 .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向国外派出了20位将军大使。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队伍主要是职业外交家,他们“大多属于外语、外交和国际问题的科班出身,普遍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外交人员的日益专业化
C.拓展与欧美国家建交新途径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