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另一方面,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材料四   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多场多边会议,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简史》


(1)材料一中图1和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时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个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
(3)材料三中图3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4)根据材料四,谈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何现实意义?
2 . 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经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外交必须坚持传统价值人与人的交往,国与国的交往,谁都不喜欢对方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更好体现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外交的胸怀和气度,给国际关系带来新风范、注入正能量。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3日

材料二  “中国梦外交”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战线上的体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线的指导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国内实力增强、政治文化进步的成果,是引领当下和未来中国走向世界的智慧。它开创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格局,中国外交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伴舞向领舞跨进。

——刘德林《“中国梦外交”的格局与智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坚持传统价值”、“崇尚和谐”而提出的外交原则,并概述在该原则指导下,新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及其贡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梦外交”在十八大后“向领舞跨进”的具体表现。谈谈综合国力与外交间的关系。
2022-12-03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外交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材料一   晚清政府签订的部分条约及其影响


时间条约影响
1842年《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00年《辛丑条约》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

——摘编自王建朗 《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期待能收回战败 国德国原先在山东攫取的特权。但英、美等国操纵的和会竟决定“日本将获有胶州租借地和中德条约所规定的全部权利”。强烈的反差激发了中华民族对公理与和平的强烈渴望。北京学生界发表宣言,指出此次会议“背公理而逞强权”。陈独秀指出:“这个会议,与世界永久和平…… 隔得不止十万八千里。”……爱国群众运动席卷全国。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1954年,日内瓦万国宫,新中国在这里亮相,为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提出建设性建议。1955年,中国代表团在万隆发出“求同存异”的呼声,中国的和平外交进一步走向世界。 60年后,习近平主席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重温万隆精神,再次向世界发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声音。

——摘编自国纪平《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四


“乔的笑”


尼克松访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晚清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诉求是什么?结局如何?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取得的主要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百年中国外交史的认识
2022-01-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回顾70年峥嵘岁月,中国外交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一是时代主题上,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关系……二是政治格局上,“从对抗格局的成员转变为基于和平与发展的全球伙伴”,编织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良好.面……五是世界方位上,从一开始被孤立封锁,到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自身成为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摘编自郑立樵《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外交演变历程的特点。
(2)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外交政策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949年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图一是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图二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材料二     以下材料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1972228日)。

双方声明:

——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

——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一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材料三       当中国宣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时,20171218日,白官网站发表了以“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为题的报道,美国也宣布进入一个“新时代”。相较于“冷战”结束以来几届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份报告在对华关系上变得消极许多。

中美关系已经转变为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这一转变使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但与此同时,中美关系也存在不少机遇。

——整理自刘建飞《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中的中美关系》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中美关系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导致三个时期中美关系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变化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外交大事表(部分)

时间主要外交成就
1949.101950.9按照“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
1953
1954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5在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65建交国49个。
1971
197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972中日建交。
1976建交国111个。
2001
2013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整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大局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杨洁篪《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新时代对外工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材料中相关年份的新中国外交大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认识。
2022-02-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7 . 坚持道路自信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作民族走向繁荣官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中美在1844年签订了第一个条约即《望度条约》以来,中美关系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过程。在这150余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世界也已经今非昔比。……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

——摘自《社会科学》(199609期)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摘编自《浅析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

材料三   2018年中国四大主场外交



(1)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找到了-条新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条道路的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当代外交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
8 . 下列材料反映了现代中国的外交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多次提到中国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张。他指出:“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一主张被两国领导人认同并写入了联合声明。

同年,毛泽东提出:“这五项原则是适合我国的情况的,我国需要长期的和平环境。”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

周总理修改的《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方草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材料二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及分布情况

时间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
1949—1969年15191510
1970-1979年122515135

——整理自外交部网站资料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特点。

材料三   习近平外交的亮点之一,是“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这个合作倡议得到热烈响应,几年内有上百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参与意愿,地理范围扩大到中东、非洲、中东欧和亚太等地区,纳入的多半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人)和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到全球六成和近三成。中国政府先后出资400亿元和10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丝路基金”,大力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中国在其初始股本1000亿美元中占有重要比重),以满足基础设施建造和相关投资信贷的需求。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从条件、表现、影响等方面谈谈你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解。
2021-01-26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2019年12月19日,“一带一路”巴黎论坛第三届会议正式举行,中国的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回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500多年是丝绸之路的第一时代,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背靠海洋,面向北方,以长城为中心,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成为对抗、交流、融合的两大主要势力,……这一时代,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各种族群、集团、部落、宗教、文化等形成了嵌入式互动格局。正是这种嵌入式互动才使得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得以形成,也是我们理解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的关键。

1405年,朱棣派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此后又六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第二时代的开端。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由于这个时代明清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大体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由此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材料二 “近代丝绸之路”,既是任人宰割的悲剧,也是否极泰来,走向振兴的前奏。从空间看,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从内容看,“西学东渐”是主线,但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晚清政府平定西北起义和新疆叛乱后,“丝绸之路”还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从晚清民国初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所达的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

——据王健《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转变及转变原因。
(2)对比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丝绸之路”贸易有何新特点?并谈谈当前我国该如何更好地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10 . 二战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凯南认为,苏联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客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

——长建华《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2013年9月

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10月

习近平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10月

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国决定成立“亚投行”

2014年11月

兴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启动

——整理自“百度百科”:“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材料三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日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墓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线的时语,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美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凯南对美苏关系的认识是基于什么原因。
(2)某些国际熨论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疑虑,称其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结合材料二,从实质上谈谈你对“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观点的认识,结合所学举2例说明21世纪之交中国政府在外交领域为世界和平发展所作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