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1969年,美国电影《逍遥骑士》的公映轰动了整个美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逍遥骑士》

广告语:“一个人上路寻找美国,但是找不到它”。

主要人物:怀特、比利--又叫“美国队长”和“野牛比尔”--两位社会弃儿。

场景一:怀特和比利在贩毒中赚到钱,从洛杉矶出发,骑摩托车去佛罗里达,计划在那里寻找象征性的日出。路上,他们带上一位搭车者并把他送到他的社区。社区建在马力布群山之间,社员是来自圣莫尼卡山托潘加峡谷的嬉皮士,社区居民被描绘成“种粮的城市孩子”,他们害怕冬天的到来。在一个极其震撼的场景中,一位社员带领全体社员作了一次真诚的、动人心魄的世俗祈祷:“我们播下种子。请让我们的努力有所回报。感谢您让别人为我们带来食物,让我们可以与同胞分享,我们也会更慷慨地分享我们自己的食物。感谢您让我们有一个立足之地。”怀特支持这个社区,祝福他们,预言他们会成功。

场景二:怀特和比利继续东行。在一座小镇因为加入“未经许可的游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们遇到一位醉酒的“美国公民自由协会”律师汉森,帮助他俩获释。作为回报,他们让汉森和他们同行,并且当晚围着篝火,尝试了大麻烟--这本身就是一个革命性的场景。

场景三:怀特和比利来到新奥尔良,在一个迷幻的墓地场面,“美国队长”问一尊有点类似自由女神像的陵墓塑像,为什么她要离开他。这一场面呼应了前面汉森的评论:“你知道,这个国家本是个该死的好国家。我不明白它出了什么问题。”

场景四:第二天上午,两位坐在皮卡里的老派男子从他们身边经过,挑衅地用枪指着他们,比利向他们竖起中指,拿着步枪的男子把他打下摩托车。怀特驾车追赶皮卡车,拿步枪的人击中了他的油箱,怀特在一场猛烈的爆炸中死去。在最后的境头中,摄影机摇回天空,展示密西西比河上的高架水管--象征横亘美国中部的分界线--旁边的大火和死亡。

——据[美]罗布·柯克帕特里克《1969 革命、动乱与现代美国的诞生》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材料对研究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有何史料价值?
2023-01-14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国际运河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变迁密不可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巴拿马运河的变迁

时间事件
16世纪西班牙国王下令进行运河开凿的测量,受限于技术条件和拉美独立运动的开展,运河开凿没有进展。
1879法国全面负责运河开凿,因流行病发生及财政困难,挖凿工程于1889年停顿。
1901美国获得开凿、经营和管理运河的特权。随后,美国与巴拿马签订条约,规定巴拿马不得在运河区执行国家主权,由美国任命总督,施行美国法律并驻军。
1914运河正式通航,沟通了两大洋。
1963迫于巴拿马群众要求恢复运河主权的斗争,美国同巴拿马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在运河区同时悬挂两国国旗。
1964美国撕毁协议,连续几天单独升美国国旗,引发了巴拿马反美爱国风暴。
1977巴拿马与美国签订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的新约。
1999巴拿马于1231日正式收回对运河行使主权。

材料二



1956年埃及时政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

注: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以“国际交流”的名义通过苏伊士运河,而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子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船栏住。纳赛尔后面坐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

——选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巴拿马运河的变迁”,概括一条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或趋势,并予以简要说明。
(2)提取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并说明时政类漫画的史料价值。
3 . 如图是不同作者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不同认识,据两个图片可知(     
A.作者立场影响历史解释B.漫画没有史料研究价值
C.美国侵犯西欧国家主权D.荷兰政府的认识较全面
4 . 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 shallPlan)。下列阐释正确的是
A.该漫画具有强烈的主观性B.该漫画没有史料价值
C.表明冷战对峙产生了恶果D.揭示欧洲发生了分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2年,美国指责溯源链在古巴部署导弹,苏联否认,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包括8艘航空母舰在内的183艘军舰和包括携带核武器的B-52轰炸机在内的大批飞机,将古巴“隔离”。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是,美、苏对危机的处理谨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信,通过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漫画《古巴导弹危机》

材料二   赫鲁晚夫在回忆录《最后的遗言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材料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在发展战略层面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的外交思想,而且也为当代动荡的世界走向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美苏外交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
(2)在研究“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历史问题时,漫画和回忆录都具有史料价值,哪种史料价值更大?说明理由。
(3)根据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
2021-07-1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2年,美国指责溯源链在古巴部署导弹,苏联否认,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包括8艘航空母舰在内的183艘军舰和包括携带核武器的B--52轰炸机在内的大批飞机,将古巴“隔离”。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是,美、苏对危机的处理谨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信,通过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漫画《古巴导弹危机》

材料二 赫鲁晚夫在回忆录《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美苏外交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
(2)在研究“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历史问题时,漫画和回忆录都具有史料价值,哪种史料价值更大?说明理由。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马歇尔计划对二战后初期的西欧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战后初期西欧各国经济的困难引起了政局的激烈动荡。饥寒交迫的人民群众对本国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与日俱增,阶级矛盾急剧上升。1947年上半年,法、英、意、比等西欧国家的罢工浪潮和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得到锻炼和成长的西欧各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威望越来越高。尤其是法共和意共,在战后初期的大选中,法共获选票1/4,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意共获得选票达1/3

——斯帕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之前,欧洲国家……事先应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商得一部分国家同意。

——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6月)

材料三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政治讽刺画。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3)史料大体分为文献、实物、口述、图像、音像、数字六类,分别指出材料二合材料三的史料类型。如果用材料三研究马歇尔计划,请说明它的史料价值。
2021-02-0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选修)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赫鲁晚夫在回忆录《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美苏外交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
(2)在研究“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历史问题时,漫画和回忆录都具有史料价值,哪种史料价值更大?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

比较两图,你得出的认识应该是
A.图一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B.图二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C.出于各自宣传目的,都不具有史料价值
D.只有多角度观察,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10 . 有人说:漫画是黑色幽默的历史。漫画把历史的内涵以嘻笑怒骂的方式演绎得淋漓尽致,历史的本质漓尽致一目了然。对下面苏联漫画解读正确的是(漫画中美国人用美元和大棒的手段,摧残印有“西欧国家主权、关税壁垒”的“障碍物”)
A.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B.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C.出于自身宣传目的,不具有史料价值
D.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