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2年,美国指责溯源链在古巴部署导弹,苏联否认,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包括8艘航空母舰在内的183艘军舰和包括携带核武器的B-52轰炸机在内的大批飞机,将古巴“隔离”。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是,美、苏对危机的处理谨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信,通过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漫画《古巴导弹危机》

材料二   赫鲁晚夫在回忆录《最后的遗言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材料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在发展战略层面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的外交思想,而且也为当代动荡的世界走向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美苏外交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
(2)在研究“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历史问题时,漫画和回忆录都具有史料价值,哪种史料价值更大?说明理由。
(3)根据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
2021-07-1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2年,美国指责溯源链在古巴部署导弹,苏联否认,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包括8艘航空母舰在内的183艘军舰和包括携带核武器的B--52轰炸机在内的大批飞机,将古巴“隔离”。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是,美、苏对危机的处理谨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信,通过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漫画《古巴导弹危机》

材料二 赫鲁晚夫在回忆录《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美苏外交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
(2)在研究“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历史问题时,漫画和回忆录都具有史料价值,哪种史料价值更大?说明理由。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三   (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材料四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五   


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
(3)结合材料四和材料五,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
2019-09-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摸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马歇尔计划(Marshal1 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必须密切关注欧洲形势,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1948年年初将可能发生更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崩溃,这将导致美国出口锐减,剩余产品积压,从而导致美国的经济衰退。

——《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1947 年》


材料二   下面分别是1947年的美国(图1)和1949年的苏联(图2)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 为题材创作的漫画

材料三到1950年,西欧各国生产已达到战前水平,年增长率达到5%~6%,有的国家高达8%~10%。到1952年,英、法、意的工业生产分别比战前增长13%、29%和48%。……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欧、日本商品大量涌入美国,美国对日本、西德、加拿大的贸易已由出超转为入超。美元危机频频发生,地位一落千丈。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编》


(1) 材料一中,美国对当时欧洲经济形势做出了怎样的判断? 据此,它们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两幅漫画主题有何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3) 根据材料三分析,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4)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美国究竟该不该援助欧洲及理由。
2018-01-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 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1)材料一中美国的“支援”和“支持”意味着什么?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 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
材料三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两幅漫画:

(3)以上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请简要分析出现以上两种现象的原因。
2016-11-18更新 | 7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安徽省百校论坛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6 . 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变化莫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 漫画《时代的标志》:Welcome to Moscow(莫斯科)。据说莫斯科的麦当劳是全世界经营最好的分店。

材料三   当《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作者米尔斯海默用其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来审视中国和平崛起时,他得出了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的结论。而美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批驳米氏的观点时称,当理论已经与现实不符时,应当修正理论,而不是改变现实。……事实上,在中国崛起开始受美国战略界关注之时,也正是中美关系在“9·11”之后进入了一个新蜜月期之日。崛起大国必定要同霸权国家走向冲突的理论明显与事实相悖。…… 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是,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及国家发展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这必然导致国家之间会为了争夺资源而战。那么,这个矛盾是否无解呢?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查尔斯·沃尔夫曾提出“宇宙空间论”,认为:正像宇宙空间是不断扩展的一样,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和平崛起”将扩大其他国家可占领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空间。……
——刘建飞《中美关系:走出大国政治的悲剧》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说“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2)材料二漫画体现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政治背景。
(3)归纳材料三作者的主要观点,并用史实予以论证。
2013-10-11更新 | 4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淮南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