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苏“冷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外政权在意识形态建设上多有可借鉴之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统治者把程朱理学钦定为官方意识形态,并把官学、书院、蒙学等目的性、组织性较强的以传播儒家正统思想为主的学校组织作为意识形态宣教的主要场所。清朝还通过许多非学校的宣教途径,如乡约、宗族、圣谕宣讲等,向人们演示政权的合法性和灌输王朝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

——摘编自徐曼《清代意识形态宣教途径及特点》

材料二   从表面上看,美国政府不公开承认新闻媒介的意识形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政府会通过各种手段将电视、电影、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打造成推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使之服务于、服从于自己的政治统治。美国的意识形态管理隐藏在美国的政治架构之下,形式上具有某些“民间管理”的色彩,但其实质就是要维护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在美国“使命论”的引导下,美国常以自己的意识形态或文明作为最高标准,来审视和处理国际事务。

——摘编自陈勇《中美两国的意识形态管理及其比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意识形态宣教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清朝相比,美国意识形态管理的不同之处。
2022-04-0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四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鲁门认为:美国不能相信斯大林,美国有责任承担起领导世界的责任……为了争取民众的支持,杜鲁门动用了他语言武器库中最重型的武器——捍卫自由……通过将世界划分为“自由的”和“受奴役的”的两分法模式,杜鲁门也成功地说服了国会对他的政策表示支持,开始了一个长期的对共产主义的遏制……马歇尔避免使用杜鲁门的那种将世界划分为自由与不自由两大集团的说法,他强调,“我们的政策并不是针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的,而是针对饥饿、贫困、绝望和混乱的。”……或者,用一句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口号中所用的话来说,“繁荣使你享有自由。”

——摘自(美)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

材料二   每个超级大国都狂热地认为,其自身安全和世界和平取决于他们各自的关于世界秩序的具体看法能否实现……结果使另一个超级大国更加担心它企图发动侵略……两个超级大国都很固执地证实了对方的猜疑与恐惧,于是双方的行动都进而使冷战日趋严重。

——摘自(美)J布卢姆《美国的历程》

材料三   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外援助的核心目标是维护自由民主制度和国家安全,以及树立美国的“大国形象”。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援助的项目重点是以经济援助为主;而区域重点主要以西欧为主,同时根据“以点带面”的原则,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划出的一些重要战略国家。

——摘编自关春巧《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外援助体制的历史考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苏联因“猜疑和恐惧”而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行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初期美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开始核裂变的研究是在1941年。根据情报,德国从1938年已开始此项研究。美国政府决定成立专门委员会加紧此项研究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很明确,就是要赶在德国前面制造出新型武器来。但到了1945年4月之后原子弹的研制已接近成功,要考虑使用这一新型武器时,该委员会充分意识到原子武器的出现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杜鲁门到波茨坦开会的第二天,接到国内密电,原子弹爆炸成功。他意识到,从此美国手中拥有了“无敌的轰炸力量”。在波茨坦会议上,美英既要严守秘密,又按捺不住要对苏联显示一下力量。对此,斯大林当时不动声色,只是说,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希望美国好好运用它来对付日本。实际上斯大林已经对国内发出指示,要加速进行其本国的核武器计划。1945年8月6日、10日,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冷战从人类第一次使用核武器开始。

——摘编自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成功研制原子弹的原因。
(2)如何理解“冷战从人类第一次使用核武器开始”这句话?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冷战起源的研究,实际上涉及到对战后国际关系性质、特征和相关国家的对外政策的认识。在本世纪经历了两次全球规模的大战之后,力量组合出现了新的平衡、新的特征,形成了有别于以往的新的模式,这种模式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出现了持续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对于冷战起源的研究正是为了揭示这种模式形成的背景和深层原因。

——王帆《关于冷战起源的几种解释》

材料二   记者提问:针对目前的中美关系形势,很多媒体分析认为两国难跨意识形态鸿沟,中美的新冷战正在成形。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对中国来讲,我们一向认为中美双方不应该去寻求改造对方,而是应该共同探索不同制度和文明和平共处之道。因为我们坚持认为,每个国家所走的道路都是基于各自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中国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而且实践已经证明这条道路不仅使14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和落后,也让中华民族再次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2020716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答记者问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冷战形成的“深层原因”,并列举美国发起冷战的表现及苏联的反击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媒体认为中美“新冷战”正在成形的依据及中国的观点。
2021-06-29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求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50年代初期,围绕北约和西欧防御问题,美国国会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大辩论。前总统胡佛以及塔夫脱等人认为,杜鲁门政府违背了美国的传统外交政策,力主美国从欧洲撤军,将美国的防御力量退回到美洲。他们强调,对美国安全的主要威胁不是来自苏联,而是国内的经济问题。今后发生的任何战争,结果并不取决于西欧国家的参与,而是有赖于美国军队,美国必须确保自身军事实力的强大。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将这一主张称为“新孤立主义”。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初期,随着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愈陷愈深,富布赖特、麦戈文等参议员对美国的越南政策提出了尖锐批评,要求削减美国海外驻军规模,反思并重新确定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连最早提出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的乔治·凯南也不断提醒美国民众,不能把有限的力量和资源“浪费在使世界更加美好的梦想上”,也不能“浪费在追求全球事务和全球权威上”。这些人被冠之为“新孤立主义者”。

——摘编自赵学功《美国历史上的孤立主义:一种深厚文化传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新孤立主义”思潮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战后美国的“新孤立主义”思潮。
2021-05-1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8年美国对日媾和草案中,依然保留了占领初期禁止日本一切核能研究的内容,但在194911月的草案中则删除了禁止条款。195198日,美日等国正式签署《旧金山和约》,条约中并无禁止或限制日本从事核研究的内容,此举标志着美国对日“全面核限制”政策的解禁。当然,条约的生效并不意味着美国在核能方面给予日本完全的自由决定权。1217日,美国联合参谋本部明确指出,日本独自进行核武器研发将违反《日美安保条约》。尽管美国试图通过制度安排谋求对原子能的绝对控制与垄断,但其对现实情况的判断上出现“两个失误”,即:一是“低估了”苏联工业基础潜力与制造原子弹的能力,二是“高估了”原子能保密的有效性。

——摘编自尹晓亮《日美核能合作的历史缘起(19451955)》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美国对日核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日核政策变化的影响。
2021-05-05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终极猜题卷(新高考版河北地区专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未能有效地调节国际冲突,且该秩序本身也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击得支离破碎,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和战后初期,鉴于旧的国际秩序的种种弊端,盟国在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的过程中进行了种种改进——二战彻底打破了主要依靠欧洲列强之间力量平衡所建立并在欧洲主导之下的旧国际秩序,待之而起的是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国等战胜国建立并为其主导的新秩序。这个秩序尽管仍然存在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但是这一国际秩序也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

——摘编自徐蓝《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

材料二  有学生将部分战后大事件整理成时间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盟国为建立新秩序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变动角度对时间轴上事件进行阶段划分并简要说明依据。
2021-06-0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后东西方冷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的产物。战后和平政治取代战争政治,联结美苏同盟的纽带不复存在,从而使两国之间的斗争重新表面化和尖锐化。战后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为两国插手地区冲突提供了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说,战后初期两国的激烈对抗,是当时国际环境下的产物。同时,美苏两国领导人对于对方的认识有主观、不符合事实的成分,从而导致相互不信任和猜疑。

——摘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实力从整体上说相对衰落,但其衰落过程是曲线而非直线。俄罗斯潜力巨大,从长远看,俄罗斯将逐步恢复元气,重新成为世界大国、强国。以法德为核心的欧盟将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巨大力量,终将摆脱美国控制,而成为独立的一极。日本在实现政治、经济转型后,仍可取得新发展,日本成为政治大国,是很有可能的。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政治影响力大,将成为世界新格局中的一极。

——陈启懋《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大转换》

材料三   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及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中国作出了哪些努力?
2021-05-07更新 | 31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期间,英国和美国都在酝酿战后经济秩序的方案。19431944年,英、美经过多次谈判,商定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妥协方案。19447月,英、美等44个国家的代表通过了以英美妥协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材料二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形成的经济体系以及主导国
(2)结合材料二依据史实说明美苏“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的表现。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国际格局的特点与时代主题是什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77月,美国人凯南以“X”为化名,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凯南在文章中强调,由于俄罗斯传统的不安全感和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苏联总是不断向边界以外的薄弱地区进行扩张;因此对苏联采取坚定而富有耐心的遏制政策,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摘编自戴超武《苏联外交与冷战的起源》

材料二:1947年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说“(马歇尔计划)在很多程度上也是美国的生存问题”,“美国从它面对的世界共产主义安全考略就必须关注欧洲的复兴”“如果没有大量的额外援助,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危机。”                  

——摘编《战后历史资料长编》

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度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指出凯南提出对苏联实施遏制政策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指出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
(3)结合以上材料概括冷战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