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苏“冷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美国队长”是美国漫威漫画公司于1941年3月塑造的超级英雄,二战期间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形象而广受欢迎。下图是1954年《美国队长》杂志第76期封面,标题为“美国队长重击共产主义”,画面中的美国队长打败了共产主义后民众欢呼雀跃。可见“美国队长”这一形象

A.受到了美国民众的普遍欢迎B.长期服务于美苏冷战
C.展现了卡通人物的艺术魅力D.努力传递美国价值观
2022-03-29更新 | 390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2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1950年,美国中情局在柏林创立"文化自由大会"。为了这次大会的召开,中情局为各国代表们提供秘密经费,用各种运输方式,甚至动用 C-47军用运输机,运送几百名代表去柏林。大会以"科学与极权主义""艺术、艺术家与自由"等为议题。美国的这一做法表明
A.军备竞赛呈现升级之势B.世界文化自由遭遇挫折
C.冷战已扩展到文化领域D.文化差异导致冷战兴起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1951年共同安全法》,一方面减少了对欧洲的经济援助,另一方面把对欧洲的援助由支持民用生产转向集中用于支持国防生产。这一变化深层次的影响是
A.增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B.提高了西欧自身的国防力
C.推动了北约军事组织建立D.引发了苏联更激烈的对抗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认为美国对外的“有限资源”应该按“欧洲第一”的原则进行配置。他对马歇尔计划只是通过对欧经济援助而培植“地方自然抵抗力量”的要求不甚满意,按他的设想,对欧经济援助在帮助欧洲重建的过程中也要为美国拓展欧洲资本与工业制造品市场起到推进作用,而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欧“政治一体化”,便具备这样的功用了。因此,通过控制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盛顿便可在欧洲形成“让苏联人出去、让美国人进来、使德国人被压住的态势”。1958年第五共和国成立后,戴高乐执政。对美苏称霸世界的局面非常不满。戴高乐政府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抵制和摆脱美国的控制,于1966年退出北约。

——据张曙光《美国遏制战略与冷战起源再探》等整理

材料二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程度越来越深化了,世界经济生活日益表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愈益尖锐,使得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有一定经济互补性的国家之间纷纷走上了区域集团化道路。

——赵莉《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动因。结合所学,简析法国退出北约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列举一个中国为成员国的区域经济集团。
2022-03-0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0年,在美军驻日最高司令部的支持下,日本政府允许战时领导人重返政治舞台,并解雇1.3万名被怀疑为共产党员的工作人员。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远东政治局势变动B.日本成为美国争霸的工具
C.日本推行民主改革D.华约组织的建立造成威胁
2022-03-04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946年夏,丘吉尔指出:“美国鹰停落在栖木上,它是一只有着可怕喙爪的强壮大鸟……葛罗米柯先生(苏联外交官)被派来每天用一把锋利的镰刀去戳它,戳它的喙,戳它的翅膀,戳它尾巴上的羽毛。鹰一直都保持着安静,但就此认为鹰的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反映了当时
A.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B.美苏两国间矛盾加剧
C.美苏冷战序幕由此揭开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022-02-28更新 | 5968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1年河北真题变试题
7 . 1953年是苏联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一个农业歉收年。二战后,一些英美学者经常用1913年和1953年粮食产量数据来论证苏联粮食产量比沙俄时期的粮食产量要低。他们的这种论证(       
A.说明苏联时期农业比较落后B.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C.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D.旨在说明苏联经济的落后
2022-02-25更新 | 362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美国右翼(偏向精英阶层的保守力量)兴起,而苏联拒绝参加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苏联先提出了两个阵营的政治主张,1952年又提出两个平行市场,进行经济的切割。该学者旨在说明,美苏冷战
A.是安全问题导致的结果B.加剧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
C.根源于经济切割与对立D.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2022-02-24更新 | 42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 广州五中 珠海二中 佛山三中)四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应对与苏联军事对峙的压力,1959918日,土耳其正式签署了部署美国核导弹"朱庇特"的协议。按协议,导弹归土耳其所有,核弹头由美国控制,只有在得到北约授权并经过美、土两国政府批准,导弹才能使用。导弹部署后,因为"朱庇特"技术过时,且很容易激怒苏联,美国一直考虑撤回。到了1962年,因为苏联在美国邻国古巴部署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为解决这次危机,美国一方面决定撤走"朱庇特"导弹来换取苏联撤走古巴导弹,另一方面采取措施避免此举破坏美土关系。撤离"朱庇特"导弹对美土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引发了土耳其对美国安全承诺的怀疑,加深了美土之间的信任危机。土耳其领导人认识到,美国对土耳其的安全承诺仅限于与自身利益相一致的情况,一旦两者相抵触,华盛顿可能会违背诺言。土耳其民众也认为,美国对待他们就像自己的附庸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将土耳其的利益拿来同敌人做交换。但国际安全专家指出,"朱庇特"导弹是土耳其追随西方遏制苏联的符号,它的存在加剧了苏联对土耳其的敌视,还险些将土耳其拖入核战争中。而"朱庇特"导弹的撤离,为苏土关系的正常化扫除了一大障碍。

——摘编自吴林章《美国撤离土耳其"朱庇特"导弹的决策、交涉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撤走"朱庇特"导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美国撤走"朱庇特"导弹的影响。
2022-02-19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考前演练三历史试题
10 . 1945年6月,美国代理国务卿格鲁向杜鲁门提交了一份绝密备忘录,声称欧洲局势“有利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自此,杜鲁门政府明确地将对外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锁定为“遏制”苏联和世界社会主义阵营,“遏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壮大。这
A.标志着美国正式向苏联发起冷战
B.暴露了美国控制战后世界的企图
C.体现出美国开始向欧洲渗透势力
D.意味着美国拥有控制世界的能力
2022-02-12更新 | 44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