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苏“冷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世纪60年代初,尽管美国一再要求西欧诸国减少进口苏联石油,但到1965年西欧进口苏联石油的总量仍达102万桶。这表明
A.经济依存超越了政治诉求B.美国对苏联的遏制已失败
C.西欧各国已摆脱美国控制D.苏联以石油分化美欧阵营
2 . 如图为在1953年苏联漫画家的作品《自作自受》。画面最右侧是象征社会主义的堡垒,英国约翰牛、美国山姆大叔和另西方人士,正用“经济封锁"绳索包围社会主义堡垒。该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A.指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B.揭示资本主义国家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C.号召社会主义国家紧密团结应对经济封锁
D.讽刺经济封锁只会恶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2021-09-03更新 | 415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5月,俄罗斯等国签约成立欧亚经济联盟,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由俄罗斯领导的欧亚大陆共同体。美国警惕俄罗斯想要实现欧亚一体化的企图,不愿意乌克兰成为俄罗斯势力范围的一部分,帮助并公开支持乌克兰亲西方的反对派领导人的抗俄行动。乌克兰成为美俄地缘政治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前冷战对手又开始了新对抗。回顾历史,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20号文件就明确:“鼓励和促使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于苏联的实体;鼓励和促使东欧卫星国摆脱苏联的控制和影响;加强苏联势力范围以外国家的亲美倾向;让美国公众充分了解并认识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使他们支持美国必须采取的相应措施;做好一定程度的军事准备,建立重要的物质储备,当战争一旦无法避免时,立即投入作战,并为全面动员打好基础。”当时,北约就为自己定下了“挡住俄罗斯”的任务。

       ——摘编自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3》、中国新闻网2014年9月10日报道

材料二   早在冷战时期,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就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之间,如果他们想要达成协议的话,就必须分清:那是你们的势力范围,而这是我们的势力范围。”当时,苏联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从而把东欧这条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

——摘编自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3》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决心“挡住俄罗斯”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苏联在东欧建立“势力范围”的主要目的和表现。以史为鉴,你认为在处理乌克兰危机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2021-08-3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1947年,苏联和保加利亚货物交换和支付协定以及苏联政府向保加利亚政府提供500万美元商品贷款的协定;到1948年底,苏联还分别同匈牙利、波兰南斯的夫、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类似协定。这些协定的签订
A.直接导致了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全面对抗B.抵制了马歇尔计划对东欧国家的经济渗透
C.导致了两种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D.强化了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经济的影响

5 . 材料   战略防御计划(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亦称 Star Wars Program), 简称SDI(台湾简称“星球大战”)。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1983323日一个著名演说。“星球大战”发表后,198514日由美国政府立项开发,正式名称是: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计划于1994年开始部署。按照计划,从1984年财政年度到1989年财政年度将用 250亿美元来研究先进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验证可能的方案,以便到90年代初决定是否和如何发展这种系统。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的综合防御系统。这个系统针对弹道式导弹弹道的助推段、末助推段、中段和再入段分四层拦截。主要的武器是天基定向能武器(如氟化氢化学激光器、核能、X射线激光器、带天基反射镜的准分子激光器、中性粒子束武器)和动能武器(非核拦截弹和超高速电磁炮等)。这种反弹道导弹的综合防御系统是继阿波罗登月工程后又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

——摘编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指出美国推行战略防御计划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这项计划产生的历史影响。
2021-08-2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17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1945-2004年法国民意调查:“你认为1945年德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统计结果,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法国民族主义的不断发展B.英法关系持续恶化的表现
C.冷战思维导致的恶果显现D.美国对法国控制不断强化
7 . 二战前,苏联实行宗教高压政策,大面积的破坏宗教组织。二战后苏联政府派遣俄罗斯东正教会代表团访问欧美以及中东地区的东正教会,将不少脱离莫斯科牧首区的东正教区重新纳入莫斯科牧首区的宗教管辖范围之内。这一变化反映了苏联
A.冷战时期共产主义信仰的动摇B.外交政策为本国宗教政策服务
C.冷战后开始重视提升其软实力D.积极地构建隐性战略缓冲地带
2021-07-31更新 | 42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8 . 斯大林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导致“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的瓦解”,其表现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夺取世界资源的范围将不会扩大而会缩小,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将会形成”。据此言论可以挂断
A.战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日趋扩大化
B.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经贸关系特点
C.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D.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依赖性
2021-06-16更新 | 39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承诺向日本开放本国市场并允许日本限制进口和投资。朝鲜战争后,失去特需订单支撑的日本经济一落千丈且国际收支状况急剧恶化,此时美国又不遗余力地推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美国这些做法旨在
A.增强控制世界经济的实力B.为日本商品打开国际市场
C.缓解日本面临的国防压力D.扶植日本成为冷战桥头堡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