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苏“冷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1949年,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起草了一项文件。该文件不仅详细列出了诸如“(美国)教育危机”“(美国)科学为垄断组织服务”等宣传题材,而且汇总了一大批揭露美国腐朽生活方式的作品选题,要求突击制作并出版。这一文件的实施
A.加速了美苏冷战局面的到来B.确保了苏联在对峙中的优势
C.配合了苏联政治扩张的需要D.表明意识形态为美苏争夺焦点
2 . 1946年2月斯大林发表演说,号召苏联人民准备迎接新的战争。为此“我们必须使我国工业每年能生产生铁达5000万吨,钢达6000万吨,煤达5亿吨,石油达6000万吨。只有这样才可以认为,我们祖国有了足以应付种种意外事件的保障。”该演说很快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该演说
A.表明东西方的对抗正在加剧B.极力为斯大林模式进行辩护
C.是对“杜鲁门主义”的回应D.表明苏联加紧战后经济恢复
2021-05-18更新 | 321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在华盛顿召开“第一届国际海水淡化研讨会”,提出了利用核能使海水淡化的“淡水和平”计划,试图解决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危机。包括苏联在内的65个国家和6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淡水和平”计划(  )
A.加剧了美苏对第三世界的争夺B.促进了冷战时期的国际合作
C.扩大了美国核能利用上的优势D.缓解了中东地区的淡水危机
4 . 1949年4月,根据联共(布)中央的安排与部署,苏联作家协会要求从1949年到1950年,出版10到15本由苏联采购委员会、贸易代表处、塔斯社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到过美国的文化活动家、工程师所撰写的纪实著作。苏联此举意在
A.缓和冷战格局的紧张关系B.发挥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
C.揭露美国真实的生活方式D.着力提升苏联的文化实力
5 . 1960年春,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法,并提出了“缓和、谅解、合作”的对苏方针;1963年初,法德双方签订《合作条约》。法国政府采取上述举措的目的在于
A.推动欧洲走向联合B.抵制美国和平演变
C.缓和两大阵营矛盾D.维护独立自主地位
6 . 如图为1947—1956年美国出口增速示意图。导致虚线所划圆圈内美国出口增速状况的关键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顺利实施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是二战期间同盟国最初制定的“分割占领日本计划”的地图规划,但实际上未付诸实施。导致计划和实际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同盟国貌合神离对占领日本持消极态度
B.原子弹的出现使美国取得巨大优势
C.世界大国实力对比变化及意识形态斗争
D.分区占领将会导致日本的激烈反抗
2021-03-28更新 | 33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面部分章节目录出自于《剑桥冷战史》据此可知,该书
A.将冷战置于更广阔的时空中考察B.忽视了美苏在冷战中的主导作用
C.认为冷战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D.对冷战起源的研究更加接近事实
2021-03-27更新 | 717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9 . 托克维尔说:“当今世界上有两大民族,从不同的起点出发,但好像在走向同一目标。这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他们的起点不同,道路各异。然而,他们都好像受到天意的密令指派,终有一天要各主世界一半的命运。”回顾20世纪以来的历史,托克维尔准确预见到美俄将会
A.成为民主国家典范B.建立两极世界格局
C.推动世界同步发展D.交替主导世界秩序
2021-03-11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新高考巩固卷)
10 . 《华沙条约》缔结以前,苏联同东欧国家的关系是以双边条约为基础的。华约的建立,使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政治、军事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给苏联提供了可以借机向“兄弟国家”发号施令的超国家权力机构。这一变化(     
A.保证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稳定B.顺应了苏联对抗美国的需要
C.消除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威胁D.促进了东欧各国进一步发展
2021-02-09更新 | 46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届高三高考模拟预热卷历史试题(湖北地区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