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苏“冷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49年英国漫画《自立》。漫画中,象征英国的约翰牛正小心翼翼地推着手推车,行走在高悬空中、写有“马歇尔计划”(MARSHALLAID)的绳索上。对其内涵解读最准确的是
A.反映了民众对恢复经济的急切期盼B.表达了对过度依赖美国经济的担忧
C.描绘了二战后重建家园的艰辛景象D.揭示了两极格局下英国夹缝中求生
2 . 1949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决策文件,明确提出要“防止亚洲出现足以威胁美国安全或亚洲国家稳定和安全的力量对比”。据此可知,美国
A.认为亚洲的力量对比已经失衡B.不将苏联视为唯一的敌人
C.致力于维护亚洲的稳定与安全D.将冷战政策重心转向亚洲
3 . 二战后,苏联在其周边地区已经建立起一圈战略“安全带”(或“缓冲带”),但斯大林还是放心不下,尤其是对一些东欧国家,很快就改变“联合政府”政策,让各国共产党实际掌握国家权力,并向这些国家输出苏联模式体制,这反映了苏联意在
A.确保欧洲的持久和平B.加强其对东欧的控制
C.推动欧洲走向一体化D.确保东西部边境安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世纪末期以来,美国人在界定自身文化身份时将欧洲视为美国的对立面和文化"他者",信奉的是"美国例外"论;在思考美国的地缘政治特性时,把欧洲视为威胁,奉行的是远离欧洲纷争和排斥欧洲影响的策略。一战后,美国精英逐渐用突出美欧文化同源性和一致性的"西方文明"叙事取代"美国例外"论,强调构建"大西洋共同体"。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提出要保卫"西方文明"和"大西洋共同体",并以此作为维护美国自身文化存续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步骤。美国决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保卫西方文明的视角来看待与苏联的斗争,并声称如果美国对欧洲的形势袖手旁观,"欧洲将出现混乱,从混乱中产生暴政,也许是共产主义,也许是复活的法西斯主义。"美国注重强化西欧化和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力图打造一个新的"西方"。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立新《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与"西方"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前后美国对欧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国在二战后打造新"西方"的做法。
5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两极格局下,两个头等强国的确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太平洋和东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岛屿和卫星国,但他们并没有仿照英国和法国的做法——瓜分殖民地;这时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即殖民地利用冷战在苏联和美国之间挑拨离间。斯塔夫里阿诺斯旨在说明
A.美苏对待殖民地态度一致B.两极格局下美苏争夺中间地带
C.欧亚地区是美苏争夺焦点D.冷战利于殖民地获得民族解放
6 . 1949年,美国《出口管制法》规定禁止将战略物资输入社会主义国家。1979年,美国对该法进行修订,规定将“高新技术及对该种技术转移有重大作用的物资”作为对外出口管制的特殊重点。这一变化表明
A.国家竞争重心的转移B.美苏争霸的趋势缓和
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D.冷战中存在经济合作
7 . 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田中角荣认为世界已由“两极”进入“多极”,从“‘冷战’时代”过渡到“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的新时代,基于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他认为:“日本应适应世界潮流,推行‘自主多边和平外交’”。其外交设想
A.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B.促使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
C.客观上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平稳定D.导致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
8 . 有学者认为,“关于'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谁也说不出一个恰当的日子,但是,冷战所以产生并成为早期的那种样子的争端,可以肯定是在东欧”。其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东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B.东联合国家是“冷战”挑起者
C.美苏两国在东欧角逐激烈D.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9 . 1949 年美国对中国贸易的纲领性文件主张应控制对中国的贸易,凡是具有直接军事用途的物资,都应该对中国禁运,但对中国的控制应比对苏联、东欧松缓些。在对中国有限禁运的基础上,允许中国与日本及西方世界开展有限度的贸易。美国旨在
A.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同盟B.将冷战思维导入到其东亚战略
C.分化日益密切的中苏关系D.支持反共反人民的蒋介石政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8年3月,美国政府决定禁止向苏联、东欧各国出口战略物资。1949年美国《出口管制法》又将与战略物资有关的技术资料列入禁运范围,拉开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经济遏制战略的帷幕。1949 年末至1952年8月,“对共产党集团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 (以下简称巴统)和“中国委员会”相继建立。美国的管制水平严于巴统,“中国委员会”的管制水平更严于巴统。在杜鲁门政府看来,苏联经济是战争经济。从整体上来看,苏联集团的经济属于“资本短缺”类型。特别是缺少资本货物、经营和工程技术人员。同苏联相比,中国更加落后。美国决策者还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倘若没有美国的抵制,“中国就能征服整个东南亚”。对亚洲其他国家来说,“主要而且直接地威胁”不是来自苏联,而是来自“中国的进攻态势和正在增长的军事力量”。

---摘编自崔丕《美国经济遇制战略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

材料二   中国从美国购买技术专利和成套技术设备的发展动态表

(单位:百万美元)


----摘编自孙海顺: 《从美国对外技术转让的特点看中国的技术进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经济遏制的特点并简析造成此种特点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技术转让政策变化的背景,并说明中国高技术引进和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2020-06-18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盟校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