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苏“冷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62年,肯尼迪任命赫克契担任总统艺术顾问负责联邦政府介入艺术界,此后,美国总统艺术顾问委员会、国家艺术委员会、国家艺术基金会相继成立,并重金扶持现代艺术的发展。而20世纪60年代的苏联现实主义仍然是艺术的主流,1963年全苏美术家代表大会开幕,大会的任务之一是限制形式主义和抽象主义意识。这表明美苏两国
A.对现代主义艺术认识的差别B.着力保持本国艺术的独立性
C.借助政府力量支持艺术发展D.通过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2021-12-01更新 | 503次组卷 | 13卷引用:湖北省九师联盟(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建立于二战之中的“英美特殊关系”在战后得到了延续,英国称美国为“最重要的对等伙伴”,美国则“期望英国在美国权力主导的轨道下接受小伙伴的地位”,最终英国接受了这种“小伙伴”的角色,“美英特殊关系”在战后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放弃习以为常的大国地位
B.英美两国对国家利益和共同价值的追求
C.美国对战后欧洲地区战略部署
D.英美两国应对苏联与东欧国家结盟的冲击
2021-10-07更新 | 21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九师联盟2022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图,从图片的信息可以推知
A.二战后两极格局由此得以确立B.欧美的整体合作已进入新阶段
C.资本主义新世界市场秩序重建D.二战后西方军事战略同盟形成
4 . 【国际格局】

国际格局的演变,与世界大变局密切相关;国际格局发生的重大改变,往往是新的世界大变局到来的前兆或先导。今日世界大变局的形成,不是偶然出现的,是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

17世纪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交战国在1648年缔结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先河。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打破了欧洲均势的局面。法国战败后在1814--1815年形成了维也纳体系,这是一个由少数大国决定世界命运的强权政治的体系。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为分赃和维护既得利益而构建的国际体系。二战结.束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它虽然维持了战后基本稳定的世界格局,但却充斥着大国称霸、大国支配小国、强国支配弱国的霸权主义。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冷战”,导致了两极袼局的形成。冷战结束后,美国谋求“单极世界”的目标及全球战略在世界受阻,其霸权地位难以为继,所谓“后冷战时代”悄然而去。与此同时,世界权力始终由少数大国主导、西方国家决定世界命运的国际格局,正为今天走向多极的时代所摒弃,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于沛《国际格局演变中的世界大变局》(载于《光明日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国际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二战后世界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及主要表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漫画以其独特的角度,幽默的形式,往往能以小见大,发人深省。下图是二战后有人针对美国同一举动而创作的两幅漫画,美国此举动的真实目的是
A.帮助西欧恢复经济B.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C.阻止西欧走向联合D.大量倾销美国商品
2021-07-0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材料   与罗斯福严惩德国,削弱德国的“1067号指示”不同,1947年7月,杜鲁门政府下达了“1779号指示”,指示美国将运用各种手段使德国尽快达到经济自足,保证德国有一个置于坚实的经济福利基础上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政治生活方式,从而使德国能对欧洲复兴作出最大贡献。随后,美国抛出马歇尔计划。美国认为利用西德的工业潜力重建欧洲不仅是绝对必要的,从德国获得一个可靠的盟友也极为重要。马歇尔计划对西德来说,同时意味着把德国西部从德国整体中割裂出来这一重要政治步骤在经济方面的前奏,它标志着统一德国计划失败。此后美国主要致力于巩固其在德国西部的阵地。

----摘编自朱桂莲《试析战后德国分裂的历史根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罗斯福政府相比,概括指出杜鲁门政府对德国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政府对德国态度的变化的影响。
2021-06-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全面启动“真理运动”,其中美国新闻署宣传的“人民资本主义”和“人民与人民伙伴关系”计划是最成功的。他们宣称美国的资本主义“实际上做着共产主义所承诺的事情”,而苏联的社会制度则是建立在“奴隶般的劳工”基础上。这说明当时
A.美国对斯大林模式弊端认识全面B.美国政府认同共产主义某些主张
C.资本主义新变化缓和了阶级矛盾D.美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激烈
2021-06-02更新 | 14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在华盛顿召开“第一届国际海水淡化研讨会”,提出了利用核能使海水淡化的“淡水和平”计划,试图解决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危机。包括苏联在内的65个国家和6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淡水和平”计划(  )
A.加剧了美苏对第三世界的争夺B.促进了冷战时期的国际合作
C.扩大了美国核能利用上的优势D.缓解了中东地区的淡水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