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苏“冷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6月美国提出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后,苏联方面的言论:

时间相关言论
6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可以去试一试,就是某种类似于租借法的东西
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这一计划就是要建立西欧集团,作为实施美国政策的工具
苏联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三国大使转告三国政府,苏联同意他们想要参与马歇尔计划的要求
7月莫洛托夫发表声明,谴责马歇尔计划的真正目的是要把欧洲分裂成两个国家集团,为某些谋求霸权的强国利益,利用一些欧洲国家去反对另一些欧洲国家
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等国签订双边经贸协定
9月苏联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代表团发表声明:这个计划(马歇尔计划)的一项重要特征就是企图以包括西德在内的西欧国家集团来对付东欧国家

——整理自张盛发《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判断和对策》

材料二   1949年1月25日,作为马歇尔计划对立面的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正式成立。该组织提出在平等基础上,相互交流经济经验,给予技术援助,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提供协助,以实现东欧各国与苏联更广泛的经济合作。1971年,经互会提出将加强和完善经济和科技合作与发展社会主义一体化;1974年,经互会还派观察员常驻联合国;20世纪80年代,经互会还与欧洲共同体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关系。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发展,使资源比较贫乏的东欧国家能受益于苏联的能源和原料出口;而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稳定的贸易合作,也让经互会一体化取得了不少成果;当然,这也形成了东欧国家对苏联经济依赖的局面。

——摘编自上官酒瑞《经济互助委员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互会的性质,并简要评价该组织的历史作用。
2021-07-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欧洲,胜败双方携手同祭;但在亚洲,人们则各行其是∶日本人去广岛、靖国神社或塞班,中国人去北京的卢沟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或哈尔滨的前日本生物战731部队旧址,韩国首尔、中国香港、新加坡、马尼拉等地也举行了各自的纪念活动。

欧洲和亚洲纪念活动的实质和内容也有天壤之别。在诺曼底、莫斯科,华沙。柏林和续累斯顿的聚合,不仅传达了痛苦的反思,而且体现了切身的悔恨,彼此的宽恕,以及真诚的和解;人们发警不忘人类史上的那场浩劫,以避免重蹈覆辙。欧洲确实摆脱了历史的阴影,而亚洲则大相径庭。此时此刻,亚洲的民族主义如脱缰之马,民族间仇恨不共戴天,国家间对峙日渐加深。

——摘编自于滨《二战纪念之终结》


(1)根据材料,归纳欧洲与亚洲国家纪念二战活动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亚洲的国家间对峙日渐加深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苏冷战的40多年时间里,美苏双方在局部问题上曾寻求过妥协与合作并达成某些协议,双方关系也曾出现过缓和,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美苏关系以对抗为主的特征。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主要由于苏联对内和对外政策的变化,美苏在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大大减少,双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也逐渐减弱,这一切导致了美苏关系的重大变化。

——摘编自倪孝铨《美苏关系:从对抗走向合作》

材料二   20世纪5060年代的主要特征是美国一步步更深地卷入东亚事务,最终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而难以自拔;自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则不得不在东亚地区实行战略收缩,从旷日持久的越战中脱身,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并最终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政治、经济、安全、军事等各个方面又开始积极介入东亚,确保并不断扩大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和影响。

——摘编自赵学功《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影响美苏关系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政策的演变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征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作者及著作

主要思想观点

1787年

杰斐逊给麦迪逊的信

美国的政府是清廉公正的,欧洲的政府是腐败堕落的

1845年

詹姆斯·波尔克总统

美国从未卷入欧洲国家国内的纷争,今后没有我们的同意,任何国家不得在美洲大陆的任何地方开拓或建立殖民地

1917年

李普曼

西欧和整个美洲就其最深刻的需要和最深远的目标而言,大体上都属于同一个共同体,美国是这一-共同体的--部分

1917年

对德宣战咨文

让民主在世界上享有安全就是让美国在世界上享有安全

1947年

凯南的演讲

以文明和政治的双重语言来论证遏制苏联、保护欧洲的重要性,放弃欧洲意味着美国将成为一个在文化上孤独的国家

1948年

马歇尔在国会的作证

美国必须从英国那里接过解决当代历史问题的责任

1949年

国务卿艾奇逊

北美和西欧实际上已经形成一个共同体的两半,相互之间一直保持持久的兴趣

注:①杰斐逊起草了《独立宣言》,麦迪逊参与制定美国宪法,两人后来担任第3任和第4任美国总统。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对欧洲外交关系认识所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二战后美国重新构建美欧关系的因素。
2022-06-2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类体育运动起源悠久,体育在古今中外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奥林匹克”一词源于希腊的地名“奥林匹亚”。公元前884年,古希腊爆发战争,各地战火连绵。于是,奥林匹亚所在的伊利斯城邦国王联络其他几个城邦的国王,达成了一项定期的奥林匹亚举行运动会的协议,并规定在运动会期间,任何人不得动刀兵,即使正在交战的双方,也得放下武器,准备去奥林匹亚参加运动会。这就是古代奥运会的由来。

材料二20年代中期,在苏维埃政权建立10年后,苏联共有15万名运动员,40年代有500万名,50年代有2300万人参加了体育俱乐部,现在参加的人数已达8000多万。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有24所体育学院、师范学院的90个体育系、100多个体校。苏联推行的体育运动项目达75种。学生和劳动人民可以免费到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并可免费使用体育器材,包括马、帆船、摩托、剑和网球。

——朱福源《苏联体育运动简况》(1981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重视体育运动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苏联重视体育运动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5年华约组织正式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华约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随苏联的国家利益的调整而调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刚成立的华约活动在于健全组织机构,增强凝聚力。七十年代苏联自觉力量已强,极力统一缔约国的军事建设,加强军事控制,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保持对北约的军事优势。八十年代后,苏联主动宣布华约缔约国单方面裁减军备,华约外长发表声明:无条件尊重缔约国现有的边界不可侵犯。华约组织成立初期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苏联利用华约组织控制东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遭到了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的威胁。加之苏联任意践踏缔约国的主权,东欧国家也日益要求摆脱苏联的控制。1991年华约缔约国签署《华约停止生效议定书》,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改编自乔志忠《华沙条约组织——早逝的同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华约组织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后的主要活动,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约解散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3月,《北大西洋公约》条文拟就并予以公布。4月4日,美国、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和英国等12国外长云集华盛顿,在美国国务院会议大厅举行北约签字仪式。

《北大西洋公约》的内容包括一个简短的序言和14项条款。它宣布,任一缔约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时,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最重要的是第5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承担“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在内。8月24日,各缔约国均按照本国的宪法程序完成批准手续,至此,《北大西洋公约》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建立。这是美国所组织的最大的一个军事同盟,是其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83月,杜鲁门政府着眼于扩大和强化对苏联集团各国的出口管制,禁止和限制战略物资、紧缺商品直接或间接地输入苏联集团各国。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将中国作为经济遏制战略的重心。1979年美国《出口管制法》规定:将“技术及对该种技术转移有重大作用的物资”的管制作为“特殊重点”;还提出要“与美国缔结防务条约的非巴统(编者注:巴统即对共产党集团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成员国国家合作,加强对技术转让的管制”。在苏联出兵阿富汗(1979年末)以后,卡特政府和里根政府先后宣布对苏实行粮食禁运和天然气管道设备技术禁运,并对苏联实行“无例外政策”,即美国将不再考虑或向巴统组织提出输出巴统管制清单物品,此种“无例外政策”只适用于苏联,不包括其他共产党国家。

——摘编自崔丕《美国经济遏制战略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

材料二   20198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华为的临时采购许可证延长90天,并决定将会把46家华为附属公司加入“实体名单”。针对这一表态,华为公司发布媒体声明称:“华为反对美国商务部将另外46家华为实体列入‘实体名单’。美国这种做法违反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原则,不会使任何一方从中受益,包括美国公司在内。美国也不会通过打压华为获得技术领先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经济遏制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遏制政策的差异。
2021-07-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美国具有的这种绝对优势,不仅使它有了一种“飘飘然的自我优势感”,而且认为“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时代”已经到来了。在战争中以经受严峻考验而令盟国刮目相看的苏联,虽然在经济上逊于美国,但在军事和政治上亦十分强大……由于美苏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对外政策本来就有很大差异,因此当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美苏面临的共同敌人消失,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之时……美苏关系逐渐从盟友转变成对手。

———摘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15002007

材料二     环顾全球,再不是二战后初期两极世界的原貌。西欧各国经济于 1950年恢复到二战前水平后,继续保持了较高速的增长。日本利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军费开支对日本经济的刺激,加上国内其他因素,而造就了“日本奇迹”。西欧和日本与美国展开了日益剧烈的贸易战和经济战,政治方面的独立性日益增强。新中国 19531978年的 26年中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 61%,其间于 1964年爆炸了原子弹,后来在 1970年又使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从而使中国的整体实力和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至于当时已获独立的第三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从盟友转变成对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极格局下崛起的主要力量,分析其崛起对两极格局产生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原则)曾广受批评,认为这是一种大国的特权,是使强权政治合法化,否决权是置于联合国的法律之上,建立一种对联合国一切其他成员国的法律霸权……但它确定为联合国安全机制提供了活力,从而在运行程序和组织结构上防止再度出现国联那种软弱无力的局面。

——摘自徐弃郁、唐永胜《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全球性安全机制的演变及前景》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冷战帷幕的徐徐拉开,美苏对抗成为战后几十年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自1947年起,美国一直以军事实力作为遏制苏联的首要手段,对苏联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削弱,过去的强硬遏制战略已难以奏效。在这种情况下,刚刚上台的尼克松便提出了以“实力”、“谈判”和“伙伴关系”为核心的“尼克松主义”。

——摘自吕佳霞《论尼克松主义与越南战争的终结》


(1)指出材料一中所述的“原则”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联成立的宗旨并分析它在制止侵略方面“软弱无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自1947年起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遏制苏联的表现,概括60年代以来冲击美苏霸权地位的多极力量。
2021-06-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1年6月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