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档案和回忆录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了保卫古巴”,赫鲁晓夫在主席团面前辩称,“我们的导弹还可以弥补西方人喜欢说的‘力量均势’,美国人用导弹基地把苏联包围起来,现在他们也将尝尝被敌人的导弹瞄准是个什么滋味”。

10月27日,苏联的地空导弹操作人员击落了一架在古巴上空的U-2飞机,飞行员丧生。(28日)民主德国向苏共主席团通报,肯尼迪将再次发表电视讲话。就在肯尼迪发表讲话前两小时,苏联电台向全世界宣布单方面从古巴撤出“苏联的所有进攻性武器”

——摘编自【美】弗拉季斯拉夫·祖博克《失败的帝国》

注:2007年作者主要根据前苏联解密档案撰写此书。

材料二   我们并无发动战争的企图,古巴离我们有一万一千公里远。只有傻子才会认为我们想从古巴入侵美国。我们的目的正好相反:我们想使美国人不入侵古巴,为此(在古巴)安装了针对他们的导弹,要他们三思而行。

卡斯特罗(古巴领导人)下令开火,击落了一架美国U-2侦察机。这件事情引起一阵喧嚣。起初我们担心肯尼迪总统会受不了这种耻辱。但还好,美国人除了在宣传中变得更加厚颜无耻外没有发生别的什么事情。他们撤出了部队和召回了空军。

——摘编自《赫鲁晓夫回忆录》

注:该书是赫鲁晓夫1964年下台后所写,回顾了自己政治生涯并说明其立场和观点。


(1)概括两则材料对“古巴导弹危机”叙述上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辨析《赫鲁晓夫回忆录》的史料价值。
2020-11-1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美国与民主德国关系的大事年表(部分)。


——摘编自高文知《美国承认民主德国政策的演变》


围绕材料,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7-12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云东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期,战胜国在讨论分区占领德国时,尽管柏林位于苏占区,但是它作为德国的首都,还是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1948年春夏,西方国家分裂德国活动出现了高潮,联邦德国的雏形基本形成。苏联认为,如果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柏林就丧失作为德意志首都的地位",西方国家没有理由再留在西柏林。同年6月24日,苏联全面切断德国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试图把西方国家赶出西柏林,柏林危机由此产生。西方国家不肯搬出西柏林,但也不愿意使用武力打开水陆交通,在比较了各种方案以后,决定利用美国强大的空中力量和经济实力,使用空中走廊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当时苏联也不希望走向武装冲突,因而没有干扰西方国家空运活动,最终于1949年5月达成协议,12月份取消封锁,柏林危机平息。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柏林危机产生和平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柏林危机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分割德国方案上双方分歧相距甚远;英国起初只主张建立一个多瑙河联邦;苏联则坚持对德进行分割占领,主张使德国成为非工业的农牧业国家。因此时大战指日可胜,英国已在考虑如何利用未来的德国对付战争中不断强大起来的苏联了,正如美国外交家波伦指出的那样:丘吉尔觉得“欧洲需要一股力量来消除苏联的势力,实际上是赞成让一个统一的德国和法国担当起这项任务”。

——摘编自波伦《历史的见证》

材料二围绕德国的赔偿问题,苏联谋求德国最大限度的赔偿,以避免像20年代那样,不但对德制裁不力,反使德国经济迅速复活,因而,苏联提出德国赔偿200亿美元,并应享用一半,其中10%~15%应从西方占领区获取。英国虽也期望获取赔款,但反对苏联方案,它唯恐把沉重的赔款强加给德国,会引起革命,更不愿苏联获利太多。后经讨价还价才达成妥协。但是,德国问题一直成为战后苏与英(美)矛盾、“冷战”的焦点之一。

——摘编自麦克米伦《战争狂飚(1939-1945)》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相关史实,指出英国和苏联在战后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相关史实,分析英苏上述分歧所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